首页 > 专题 滇西抗战 > 十载浴血勇斗豺狼 鲐背之年心系兴邦 ——记抗日老兵何绍汤先生

十载浴血勇斗豺狼 鲐背之年心系兴邦 ——记抗日老兵何绍汤先生

发布时间: 2014年09月23日   

  何绍汤,男,1921年5月15日出生,云南省大理市下关人。黄埔军校第16期步兵科学员、中美干部训练团作战参谋人员培训班学员,历经抗日战争、卢汉起义、昆明保卫战、滇西剿匪战役,先后任国民革命军第58军11师4团军医处看护、云南步兵第五旅司令部少尉副官、输送营少尉排长、国防工程处少校科员、中国远征军昆明集训营步兵训练中心少校中队长、昆明师管区大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司令部作战处上尉参谋。

投笔从戎英雄少年郎

  南京大屠杀的血腥气笼罩着被战火摧残的中国,1938年注定是中国抗战史上惨烈的一年。这一年,年少的何绍汤刚刚高中毕业,正踌躇满志的向往大学生涯。1938年夏,17岁的何绍汤和两名同学一早从下关镇出发,在烈日下步行了一天,临近傍晚的时候来到了当时大理统管教育招生的办事处,本欲咨询全国统考等相关事宜。万万没想到,何绍汤的命运却在这里划下了大大的转折号。

  彼时,国民革命军第58军11师4团恰好驻扎在教育招生办事处的斜对面,何绍汤还未来得及踏进办事处的大门便被两名士兵热烈欢迎着拥进了征兵处。受过较好教育的何绍汤很快得到了主管人员的青睐,被带至团长面前。当时的何绍汤对未来的设想仅仅限于考上好大学然后回到家乡做一名普普通通的教书先生,参加部队走向抗日的战场却是他从未想象过的。团长耐心的向他分析了战争的形势,晓之以民族大义,动之以激扬豪情。何绍汤年少的心被振奋了,国难当前,报国杀敌、投笔从戎何尝不是中国好男儿的抉择!何绍汤果断报了名,成为了国民革命军第58军11师4团的一员。

  何绍汤带着这个好消息兴高采烈的回到了家,岂料迎接他的不是父母的赞许,而是父亲的勃然大怒和母亲的啜泣。何绍汤的父亲是当地的一名私塾老师,母亲则是茶厂的采茶女工,家境虽然并不宽裕,但依然紧衣缩食的供何绍汤念完了高中,为他提供了远远优越大多数孩子的成长环境。这天下午,母亲心酸的不住叹气,父亲沉默不言,夺过何绍汤的行李不允许何绍汤去部队。何绍汤无计可施,天生执拗的他和父母相持不下。

  第二天,国民革命军第58军11师4团团长亲自登门拜访,多方劝说,终于做通了何绍汤父母的思想工作。母亲红着眼眶把何绍汤拉过一边,从贴身口袋里拿出两毛零钱塞到他的手里,哽咽着说不出话。何绍汤简单的收拾了行李,挥泪出门辞别父母双亲,随部队离开了大理。让何绍汤万万没想到的是,与父母这一别,竟是一别13年!

黄埔业成征战转四方

  何绍汤进入国民革命军第58军11师4团后,开始了密集的新兵训练,包括一系列对孙中山“三民主义”、建国大纲的学习。随后何绍汤便开始了随部队征战他省的战火生涯。1938年,部队行军到达昆明,为支援湖南会战,部队经贵州翻山越岭辗转到达湖南省境内。1939年,何绍汤所在的团部参加了湖南大沙坪战斗。战争的惨烈让年仅18岁的何绍汤至今心有余悸。不久后,在一次挖战壕的过程中,何绍汤被战友用十字镐不小心击穿了右脚,在战地医院里躺了将近一个月。因右脚脚伤作痛,无法继续留在前线,何绍汤遂被调入军医处,成为一名战地护士。

  1940年,何绍汤负责输送一批士兵至贵阳,主管上司特批何绍汤回家探亲。完成任务后,何绍汤到达昆明,却看到了黄埔军校第16期步兵科招生的通告。何绍汤犯了难,左思右想后报名参加了黄埔军校的招生考试,放弃了回家探亲的机会。由于文化功底不错,再加上在部队磨练了两年,何绍汤顺利成为了黄埔军校第16期步兵科的学员,学习地点在曲靖。在这里,何绍汤系统完成了军事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由于成绩突出,毕业后被分配至云南步兵第五旅,任第五旅司令部少尉副官。

  何绍汤所在部队的驻地紧挨着一个小型军用飞机场,由于我方战斗装备差,高射炮射程不足,为掩护真正的战斗机,何绍汤所在部队的常规任务便是用纸和竹子糊制假飞机,吸引日军火力。在日军频繁的飞机轰炸声中捱了两个多月后,何绍汤随部队调动到了红河开远场坝乡,担任输送营少尉排长,负责接收和训练新兵,并带领新兵在场坝垦荒。1940年,日军入侵越南,随着越南战事吃紧,日军大量屯兵于中越边境,何绍汤所部又调拨至红河边驻防,在红河岸边的高山上不分昼夜的挖战壕、修建工事。红河气候湿热,让经常穿过原始森林前往建水县城购买军需的何绍汤吃尽了苦头。回忆起那段时光,已是鲐背之年的何绍汤说的第一句话却是,那个时候红河谷里的水真是清澈甘甜。

  1941年,何绍汤奉令调回昆明,任国防工程处上尉科员,负责押运军工材料。因战事紧张,木料等均由火车经由马过河大量输入昆明城,堆积在当时的昆华中学,用来修筑昆明核心工事。一年后,何绍汤升任国防工程处少校科员,负责绘制战事地图、修筑昆明市区内碉堡工事及昆明市郊的国防工程。

  1943年,中美合作建立的“中国远征军昆明训练中心”在滇成立。在国防工程处马处长的极力推荐下,何绍汤参加了由200多名少校、上校、少将参加的中美干部训练团作战参谋人员培训班,这些军官的大部分来自于中国远征军部队的参谋长和副参谋长。在训练班期间,何绍汤主要学习各种兵种配合知识、《标准实施步骤》及如何与美国人配合作战,进行各种实战模拟训练。结业以后,何绍汤被分配在中国远征军出境部队昆明集训营步兵训练中心,驻扎在昆明近郊的黑林铺,任步兵训练中心第二队少校中队长。由于中国奔赴缅甸的远征军伤亡惨重,兵源的补给远远跟不上前线需要,何绍汤接收的士兵渐渐以学生兵为主,因时间紧迫,对学生兵的训练也只能限于基本的军事知识。培训结束后,何绍汤所在训练中心便将新兵交由美国人接收,由美国人统一进行体检,合格者经由巫家坝机场被输送至印度的加尔各答,在那里集中学习使用新型武器。看着一批批稚嫩的学生兵不断的被输送到战场,何绍汤的心里从未轻松过。

  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用千千万万烈士血肉之躯换来的胜利。也是在这一年,全国的军事部队被缩编,何绍汤被调至昆明师管区任参谋,后升任昆明师管区大队长。

投诚起义剿匪卫春城

  1949年,国共三年内战以国民党退居台湾、新中国的成立划下了句号,此时的云南,各种势力剑拔弩张,暗流涌动。1949年12月9日,何绍汤所在部跟随时任云南主席和都督的卢汉发动了云南和平起义,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何绍汤任第14军司令部作战处上尉参谋。

  随后不久,蒋介石不甘失败,发动第八军和第二十六军进攻昆明,对起义军发动战争,著名的昆明保卫战打响。第14军被连夜召集调入昆明,在随后的6天6夜里,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战斗。何绍汤所在部负责正面进攻聚集在巫家坝和大板桥一带的敌军,昆明的市民、学生大力支援,冒着危险为部队送去源源不断的水和食物,部队军心为之大振,将敌军一直由昆明击退至红河蒙自飞机场,迫使敌军溃逃至国界以外。

  昆明保卫战胜利后,为肃清云南境内残存的反动势力,何绍汤所在部被调至曲靖剿匪。截止至1950年12月,第14军部队在滇西地区先后作战241次,歼灭土匪1.9万多人,活捉并处决了一批罪大恶极的匪首,通往滇西的公路得以畅通,滇西地区恢复了正常秩序。

  1951年,何绍汤所在部队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编。何绍汤等一批军官和黄埔毕业生作为第二期学员,被送至西南军政大学昆明分校进行集中学习,地点为原云南讲武堂旧址。在军政大学的一年半时间里,何绍汤系统的学习了马列主义、军政政策和社会发展史,经考试合格后,获得了由陈赓签署的毕业证书,返回第14军继续担任参谋直至复员。

阔别十三载终还故乡

  1951年下半年,而立之年的何绍汤从第14军复员,从昆明回到了阔别十三载的故乡。眼前的家乡与何绍汤日日夜夜思念的家乡已是天差地别,家中长辈已有多位不在人世,老祖屋荒芜的杂草丛生。父亲原本挺直的背佝偻了,母亲的双鬓被悄无声息的岁月染成了灰白,十多年的离别苦思让这个三十一岁的汉子跪地痛哭。得见昔日的好友,分别时还都是不满十八岁的少年,如今讶然是杜甫《赠卫八处士》“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的真实重现。

  复员后的何绍汤被分配到大理下关西窑完小教书,起初这份职业让画惯了作战地图的他倍感头疼。渐渐的,何绍汤被孩子们的活泼天性感染,爱上了这份工作。兜兜转转十几年,谁曾想何绍汤不仅圆了报国志,最终也出乎意料的圆了年少时候的梦想,新中国给了他一个恰到好处的归宿。

  执教三十二年,一直担任教研组组长的何绍汤把自己的全部心思都扑在了教学上,教出的学生品学兼优,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数年以后,何绍汤曾经的学生杨诚被任命为云南军区大理军分区司令,听到这个消息,何绍汤难掩喜悦之情,为师长者最大的欣慰莫过于看到自己的学生能够出人头地、为家乡争光。

  现如今,何绍汤已经九十四岁高龄,由于以前的脚伤,老先生活动并不太方便,但思路依然清晰,非常健谈。每次去看望老先生,他总会兴致勃勃的给我们讲以前的故事。每逢讲到在贵州第一次翻雪山的经历时,老先生总是一脸兴奋的说,云南很少下雪,那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多的雪,到处都是白茫茫的,年轻的兵士们不顾天寒衣薄,欢呼着互相掷雪球,就像小孩子过年一样。老先生还说,翻山越岭时,身上背的装备相互碰撞,会不断发出“滴嗒”的声音,整个部队行军起来,俨然交响乐,会唱歌的士兵就随着这些“滴嗒”声吼出响亮的号子,偶尔岔了气,部队就一片哄笑声。苦中作乐,或许就是支撑着老人家度过那些艰苦岁月的精神支柱,到了晚年,依然是乐观健朗。

  2014年3月,民革云南省委、民革大理州委及《最后的抗战老兵》摄制组专程看望了何绍汤老先生,留下了宝贵的影音资料。老先生穿着那件挂满勋章的西装,努力让自己坐的笔直,对着镜头敬了个标准的军礼,一脸的端庄肃穆。

( 何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