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滇西抗战 > 寻找远去的记忆

寻找远去的记忆

发布时间: 2012年04月28日   

  2012年1月10至17日,我随着民革云南省委“滇西抗战战场遗址遗迹的保护利用”课题组一行 8人,从昆明到保山、德宏、大理进行调研,这一路走,一路看,一路的祭拜,不只是用眼去看,而是用心去体会,去寻找远去的记忆……

  也许滇西抗战只是整个抗日战争中的一个小小的部分,所以远征军的事迹少有人知晓,英烈们的忠骨不知所终,许多的墓碑空无一字。我们一路寻找,走过国殇墓园、惠通桥、松山战役遗址、日军慰安所、芒市黑山门战斗遗址、瑞丽雷允飞机制造厂遗址、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二战中印缅战区交通史纪念馆,沿着前人的足迹,踏入历史的长河,所有的抗战故事在我眼前一幕幕展开,遥远的记忆,在这里一次次被唤醒!当时光的脚步走进上个世纪40年代,心灵的震憾在一点点加剧,慢慢扯紧又慢慢撕裂,我幻想这只是一幕虚构的战争影像,期待这只是一场不曾发生过的战争片段,可我的灵魂在这里歌粟,并且经受洗礼!

  走进静静的松山,天空下着点点小雨,林中吹着凉凉细风,主攻阵地上地堡、战壕、弹坑等随地可见。在这不大的山坡上,中国远征军先后投入10个团2万余人,历经95天的战斗中,伤亡7736人,4000多远征军人倒在这里,留下的英灵已化入树木而重生。60多年过去了,我仿佛看到当年那些浴血奋战的远征军,他们的名字多不为人知,但历史将会永远载下这壮烈的一幕!

  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记录了当年在“南洋华侨筹赈总会”主席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下,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的3000多名南洋华侨青年机工,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分九批回国支援抗击日寇侵略的事迹。他们展转于滇、黔、川、桂、湘以及缅甸等地,为抗战提供后勤保障。据统计,爱国志士与国内机工一起,不仅运送10万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而且抢运了45万吨军火。此外还在西南运输线上抢修了上千辆军、民用车。有1000多人在滇缅公路上献出了年青宝贵的生命。这是华侨史上的一次爱国壮举。

  飞虎队,一个中国人家喻户晓的名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让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成为亲密的战友,一群美国的热血青年,志愿到中国来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航空作战,他们就是空中的老虎,一群来自大洋彼岸的牛仔,在蓝天上书写了最精彩的人生篇章,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对日空战辉煌。

  在祥云县,有个美国人可以说是当地人民心中的英雄,也是全中国人民心中的英雄,他就是当年飞虎队的美国飞行员莫尼中尉。当年为保卫祥云县城驾机与日寇飞机激战,莫尼中尉在击落一架日机后自己飞机也受伤向县城中坠落,为了不使飞机对县城造成破坏,伤及城中百姓,莫尼操纵着受伤的飞机飞向城外田野,象流星一样闪过,成为永远的记忆!祥云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感谢他为了保护县城保卫中国百姓做出的牺牲。听到莫尼中尉的事迹,我们决定去看看,几经周折,终于在距县城几公里外一座苍松翠柏掩映的山顶上找到了莫尼中尉纪念碑。我深深鞠躬,在心里默默地感谢这位英雄!祈祷他在天堂永远开心幸福!

  中国远征军、滇西的各族人民、松山、飞虎队、南洋机工……已经成为滇西抗战乃至中国抗日战争中最为慷慨悲壮的音符,而每个音符都是生命与音乐的碰撞,心灵与音乐的碰撞,大地与音乐的碰撞,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冲锋陷阵忘却生命,在战火与硝烟中燃烧自己去阻挡敌人的入侵,它是一部用生命、正义、血肉谱写的波澜壮阔的战争交响曲,是人们心中永恒的里程碑。当我们随着时代的潮流一直往前的时候,时光是无法回到以前的,能够回到过去的就只有那些抹不去的记忆以及我们无法忘却的抗战交响曲,它们虽然已经成为远去的旋律,但是,这辉煌壮丽的乐章曾宣告了滇西抗战的伟大胜利,宣告了滇西各族人民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人民八年抗战中最早向日军发起战略性反攻,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反法斯战场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性战役。

  寻找远去的记忆,让人们了解更多有关那段真实惨烈的英雄史,从而超越党派之别,给参加过抗战的逝者和生者应有的光荣,在中国的历史上,在我们民族的记忆里,为他们建起一座不朽的纪念碑。

  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的呼唤,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我真诚地希望战争将从这里走开!世界永远和平!

( 李星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