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以民革党史和优良传统学习作为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抓手

以民革党史和优良传统学习作为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抓手

发布时间: 2015年01月26日   

  民革中央党史教育基地,是民革加强多党合作历史、民革党史、民革优良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民革前辈历史,是爱国主义教育特别是对广大民革党员进行统一战线教育的生动教材。有利于民革党员学习了解民革老一辈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为国家富强和民族解放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革命经历、爱国情操和崇高风范,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的精神,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理想信念,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出贡献。

  自2011年以来,民革中央先后在河北保定军校纪念馆、广西苍梧李济深故居、广东广州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江苏无锡王昆仑故居、上海金山朱学范故居、安徽六安朱蕴山故居、甘肃兰州邓宝珊故居挂牌成立了民革党史教育基地。

  按照民革中央的部署,自2013年以来,民革云南省委在开展“薪火相传,圆多党合作之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以来,先后于2013年、2014年,分五批组织了民革省委委员、省直属基层组织主委、机关干部到民革中央党史教育基地,及相关的爱国主义革命历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开展直观生动的学习教育活动,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习实效。

  一、学习情况

 1、广东行

  何香凝,广东南海人,民革第四届中央委员会主席。杰出的政治活动家、画家,早年追随孙中山,是同盟会第一位女会员,抗战期间参与筹建民革,从事反蒋独裁活动。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位于广州市原仲恺农工学校办事处旧址(即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内),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落成于1928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统一战线基地。2012年7月成为民革中央党史教育基地。

  2013年10月18日至23日,民革云南省委副主委李兴华带队,民革云南省委常委李广良、李学英、周常春、赵力中,委员杨建德 、吴琨和部分机关干部一行,到广东广州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学习。在广东期间,云南民革党员干部参观了广州中山纪念堂、黄埔军校、辛亥革命纪念馆、黄花岗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了解孙中山先生革命历史、辛亥革命历史。到了深圳、珠海等改革开放的前沿,切身感受祖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民革广东省委机关干部进行了座谈交流,交换了开展“薪火相传,圆多党合作之梦”学习教育活动的做法和体会。

  2、广西行

  李济深,广西梧州苍梧人,民革中央第一任主席。著名北伐、抗战爱国将领。李济深故居位于广西梧州市龙圩区大坡镇料神村,是一处融中西方建筑艺术风格于一体的大宅院,李济深诞生在这里。1995年,李济深故居被命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1月,挂牌成为民革中央党史教育基地。

  2013年12月7日至12日,民革云南省委常委、副巡视员韩芸带队,民革云南省委常委张乃明,委员杨世辉、杨红英、李婉明、何渝煦、林昆霞和部分机关干部一行13人到广西梧州李济深先生故居参观学习。云南民革党员干部还参观了广西百色起义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红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在广西期间,到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参观了广西民主党派发展史图片展,与民革广西区委机关干部座谈交流了两地民革组织加强思想建设的工作经验。

  3、河北、天津行

  创办于1902年的河北保定军校,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的军事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革命将帅,是著名的“将军摇篮”。2011年9月,保定军校纪念馆成为民革中央第一个挂牌的党史教育基地。

  民革与保定军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革中央首任主席李济深,民革中央委员邓锡侯,民革中央执委杨杰,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堂。民革中央常委唐生智、蒋光鼐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民革中央常委刘文辉、陈铭枢毕业于保定二期。民革中央副主席张治中,民革中央常委兼和平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黄绍竑,民革中央委员、民革安徽省委主委戴戟,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张义纯毕业于保定三期。民革中央委员兼秘书长楚溪春毕业于保定五期。民革中央常委何柱国,民革中央执委吴奇伟毕业于保定六期。民革中央副主席裴昌会毕业于保定八期。民革中央委员、民革辽宁省委主委刘多荃毕业于保定九期。

  2014年6月22日至27日,民革云南省委副主委周跃带队,民革云南省委常委陈军、赵吉寿、唐红明、彭霓,委员万蓓、姚倩及民革省委部分机关干部一行15人,到了保定军校纪念馆参观学习。

  云南民革党员干部们还到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了当年的中共中央驻地旧址,学习了解了“五一劳动节口号”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建的历史。在河北学习考察期间,云南民革党员干部们拜访了民革河北省委机关,两地民革组织座谈交流了工作经验。

  2014年12月4日至9日,民革云南省委第二次组织党员干部到河北学习。副主委李兴华带队,民革省直属基层组织主委王子彦、段映娟、李佳欣、肖忠祥、李文波,《云南民革志》编纂组老同志张惠生、马之庸、陈昆瑜等一行到河北、天津两省(市)学习。参观了民革中央党史教育基地——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纪念馆;革命历史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石家庄西柏坡、华北军区烈士林园,保定清苑县冉庄地道战遗址、安兴县白洋淀“雁翎队”抗日纪念馆,天津平津战役纪念馆、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在天津,民革中央副主席、天津市委主委田惠光亲切接见了云南民革党员干部一行,与天津民革领导和机关干部座谈交流了工作。

  4、上海行

  朱学范,今上海金山枫泾人,民革第五、六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中央委员会主席。著名政治活动家、中国工人运动领导人。朱学范故居位于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新街11号,为上海地区传统砖木结构两层楼民居,朱学范在此度过童年时代。2011年10月,朱学范故居被列为民革中央党史教育基地。

  2014年9月14日至19日,民革云南省委副主委朱燕带队,民革云南省委常委李少华、黄英,委员车惠菊、施忠平、向宁、和浪涛、王智勇、朱发生、陈婷芬、曾永川、李松和部分机关干部一行到上海学习,参观了朱学范故居。在上海期间,云南民革党员干部到了上海中共中央党史教育基地中共一大会址,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参观学习,并到民革上海市委机关拜访座谈,交流学习工作体会和经验。

  二、主要收获

  1、学习取得了良好实效。党员干部普遍感到,通过深入学习民革老一辈的革命经历,对继承民革前辈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亲密合作的优良传统有了更深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了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不移地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政治信念,增强了使命感和责任感。 大家表示,要把学习收获转化为促进云南民革自身建设和履行职能的实际行动,努力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2、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突出民革渊源和历史联系,学习民革老一辈优良传统,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多党合作思想教育,是民革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参观民革中央党史教育基地,系统学习民革前辈历史,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创新了教育活动的形式,增强了学习的直观性、生动性和感染力,增强了学习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提高了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加强了与兄弟组织的工作交流。民革省委委员、基层组织主委、机关干部通过“走出去”,在接受党史教育、优良传统教育的同时,主动拜访兄弟省区市民革组织,增进工作横向联系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拓宽了视野,民革省委工作、基层组织工作、机关工作各个层次互相借鉴、互相启发,形成优势互补,有助于推动云南民革工作再上新台阶。

  4、增进了民革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民革省委领导、委员、机关干部通过集体学习,加强了专、兼职干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兼职领导干部熟悉和了解了民革省委的工作部署、机关工作情况、机关建设情况和干部情况,增进了情感交流,明确了工作任务。

( 张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