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云南省委会向省政协大会提交提案建议保护“驼峰航线”遗迹
近日,在云南省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民革云南省委会提出“关于申报驼峰航线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议”的提案,建议把抗日战争中中美两国开辟的运送援华物资的空中国际大通道“驼峰航线”现存各处遗址遗迹作为系统完整文物单位给予加强保护。
1942年,在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的阶段,日军切断中缅公路这条盟国和中国联系的最后通道,一切物资运输被迫中断,为保障国际社会对华支援,中美两国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和中国云南昆明之间开辟了空中生命线。“驼峰航线”被飞行员们称为死亡航线,是当时与阿拉斯加航线、北大西洋航线并称的三条著名航线中最艰难、最具危险性的一条航线,它创造了世界战争空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条件最艰苦、付出代价最大的记录,在长达三年的艰苦飞行中,中美空军损失飞机1500架以上,牺牲优秀飞行员近3000余名。1941至1945年之间,国际援华物资的81%通过“驼峰航线”空运进入中国,为抗战作出了杰出贡献。
民革云南省委会经过系统调研了解到,当年“驼峰航线”机场总数多达52个,密度之大堪称世界少有,亚洲第一,其中包括抗战中第一个集制造、修理和作战为一体的瑞丽雷允机场;当时海拔最高的丽江机场;当时世界上最繁忙、高峰时平均每分钟起降两架飞机的昆明巫家坝机场;当时亚洲最大的陆良军用机场等。经过调研发现,与“驼峰航线”相关的历史遗迹现存有多处军用机场、飞机制造修理厂、中美空军(飞虎队)住所旧址及烈士公墓,解放后部分地方建的“驼峰航线”纪念浮雕、纪念馆、纪念碑等。
民革云南省委会建议将驼峰航线申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把现存所有遗址遗迹纳入保护、修复范围。提案认为:“这将让国人永远铭记驼峰航线辉煌历史和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功绩,并有益于传承中国和世界各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用鲜血凝结成的伟大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