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员风采 党员风采 四十万里云和月 五载砥砺赤子心——记2020年云南省脱贫攻坚奖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获得者、民革党员肖玉凡

四十万里云和月 五载砥砺赤子心——记2020年云南省脱贫攻坚奖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获得者、民革党员肖玉凡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17日   

10月15日下午,云南省脱贫攻坚表彰大会暨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昆明举行。在苦干实干铸就的脱贫攻坚伟大史诗中,涌现出一大批有情怀、有担当、有作为的先进典型,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

会议表彰了获得2020年全省脱贫攻坚奖的123个集体、330名个人。同时,表彰了7个东西部扶贫协作先进集体、33名先进个人。民革昆明市委党员、市教育体育局驻禄劝县九龙镇九华村扶贫队员肖玉凡,荣获“2020年云南省脱贫攻坚奖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称号。

他既是民革党员,也是中共党员。2015年2月,他被昆明市教育体育局派到禄劝县则黑乡花椒园村任村第一书记和“四群”工作队员,到2015年9月转调到禄劝县九龙镇任镇党委副书记、“四群”工作队长,兼任九华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再到2016年8月再次任命九龙镇党委副书记;2018年8月又一次被任命为九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驻村扶贫工作队长。

他驻村5年2个月,共6次被任命为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3次被任命为所驻镇党委副书记。这位全市驻村最长的工作队长,凭着“一锤接着一锤敲”,锲而不舍的“钉钉子”精神,带领当地群众奋斗拼搏,改变了贫困落后的面貌,不辱时代使命。

“肖队,感谢您帮扶我孙子。”“动态管理国办系统录入只能靠您了。”“九华有了路灯我们敢走夜路了,谢谢肖队。”……每当村民有了困难,就会想起这位靠谱的工作队长。

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九龙镇拥有18个行政村,2015年8月至今,这18个行政村中除了九华村,其他每个村都至少经历过两到三支驻村扶贫工作队或大学生村官队伍。

“4年多,肖玉凡总队长始终如一,不计得失、舍家为大,坚守在精准扶贫一线。”如今已调整成九龙镇树渣村委会第一书记的前队友李泳宏不禁感慨。

多少人能想见,身为昆明市教体局派驻禄劝九龙镇九华村委会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九龙镇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九龙镇党委副书记(挂职),六职叠加,五年光阴,让作为父亲的他无暇照抚子女,让作为丈夫的他无法照顾爱人。他克服了多少困难,却凭着无怨无悔的奉献与扎根一线的用心,为全镇打开了一条“互联网+共享经济+帮困”的持续脱贫增收之路。

一、全市驻村最长的队长

肖玉凡结缘“三农”,始于2015年3月。当年,作为昆明市招生考试院的年轻干部,意气风发的他被选派到禄劝县则黑乡花椒园村,出任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员队长,而他也成为昆明市教体局最后一批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员队长。

告别妻子,放下孩子;背上行囊,迈开脚步。肖玉凡踏上了前往彝山苗岭禄劝县的道路。同年9月,肖玉凡接调令,出任九龙镇党委副书记、“四群”工作队长,兼任九华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

对标职责,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员相比,全年驻村不得少于200天的管理办法,需要他在家庭与事业间做出取舍。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名乡镇干部,你是否愿意扎根基层,无私奉献?

苟利扶贫生死以,不计个人得与失。肖玉凡放下了老婆孩子和家庭,用行动印证了一名扶贫干部的初心:开展好党的政策宣传,激发群众摆脱贫困内生动力;积极参与推动精准脱贫“七个一批”“十大工程”到村到户;不断建强基层党组织,帮带培养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后备力量;坚持推动乡村善治,加强法治教育,指导制定村规民约……

九华村委会,肖玉凡无处不在,无所不在。

在市教体局挂包帮责任人走访慰问九华时,一位市教育局处室同事对他表示钦佩:“我刚进农户家,就见肖队长忙前忙后,他先是亲自把蜂箱抬到院子里,然后对农户详细讲解了蜂箱摆放位置,采蜜期管理等注意事项,并亲自示范。”

2016年8月,肖玉凡再次任命为九龙镇党委副书记,2018年加任九龙镇驻村工作队长。指导员无缝对接工作队长,至今已有整整4年多,肖玉凡创下了市级帮扶驻村人员新纪录,那就是“驻村时间最长”。4年10个月,除去正常行政工作,他立足于计算机术业的专攻,从穷之根源出发,不断探寻破解之法,这无疑成为“驻村最长队长”扶贫生涯中最华彩的乐章。

二、从在线销售到帮困“共享”

电商扶贫,这在全国范围已经普遍实践。但在肖玉凡主持下,九龙镇驻村工作队研发的一个名为“自己看着生产的扶贫农产品”的微公号平台,在实现本地土杂货外销带动农户增收的同时,凭借网络科技自身优势,铺就了一条能充分激发消费者主动参与帮扶积极性的“互联网+公益”新模式。

“自己看着生产的扶贫农产品”的微公号平台在运维初期,与全国上下销售产品的微公号平台一样,就是立足于“网络+合作社+产品+农户”的运营模式,为九龙镇农副产品找寻婆家。

一年多时间,微公号为城市中不少与驻村工作队成员熟识的人搭建了一条认识了解九龙、购买九龙土特产、促进农户增收的桥梁纽带,但未能跳出公益行动“点对网”“帮一次”的怪圈,可持续性发展效果甚微。

因为平台只是在市场与农村产地间架构了供销对称桥梁,但无论是体验式的营销还是传统的桥梁嫁接,帮扶购买农产品助力农户增收,始终停留在“点对网”“帮一次”的短期、不可持续的传统公益活动之上。

2018年,在肖玉凡牵头下,九龙镇驻村扶贫工作队开始了对微公号平台新一轮改造升级工程。此时,一个清晰的理念在肖玉凡心中奠定,那便是“共享”理念的植入。

从升级微公号的方向上看,这次的改变是在产业链中后端销售上下功夫,将以销定产作为发展目标方向,并以互联网自身科技型优势,打造一条能给予一、二、三级消费者推广佣金的全新销售模式,从而激发消费市场潜在活力,兼顾农户脱贫增收和消费者推广获利。

这样的理念,无形间激发了消费者(帮扶人)的积极性,因为如果农户销售的产品量上去了,则就意味着佣金将随之增加,优惠增加。同时,平台所售的每样真正的农村土产品,都要与贫困户所在村委会签订协议,村委会有监督产品质量的责任,并负责通过快递发给客户,并收取资金报酬,既增加村集体收入,又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而为了更高的质量安全,2018年,肖玉凡还与商标注册单位及经营实体单位达成协议,注册了防伪商标,在国家质监官网可查询真伪。

如今,凭借此微公号,肖玉凡日均可为九龙镇撒布开的“黄斤土鸡养殖合作社”、民权村农户肖配君等村民销售3只土鸡,100个左右的鸡蛋;为九华村邹顺伦等农户销售木蒸子小锅酒平均每天5公斤,除去过年等特殊消费旺季,日均也能够确保10个以上订单量。

2019年,肖玉凡的微公号得到了禄劝县委政府及驻村工作总队长的认可,覆盖面超越九龙镇向着16个乡镇街道拓展。与此同时,微公号“自己看着生产的扶贫农产品”也更名为“帮困”。12个字变2个字,看似是文字上的10字缩减与6倍精简,但却让肖玉凡在精准扶贫一线中的工作量数十倍提升。

“自加压力,勇于担当。”九华驻村工作队员李泳宏感慨,自打“帮困”微公号上线,肖玉凡真可谓忙前忙后了。因为,帮困这个微公号实际囊括了携程、美团、滴滴打车等APP的功能,无非是使用者在获取便利与农副产品的同时,抽取一部分资金作为帮扶孤残、留守儿童的爱心帮扶资金。

但要运维好“帮困”,肖玉凡不仅要立足九华辐射九龙,还要协同禄劝县对接联系昆明主城区业态和单位,引导爱心公益活动及帮扶力量,直接服务于脱贫后巩固提升这个大工程。

三、20万公里私车公用

“我最记得的就是肖队长的‘私车和20万公里’的故事。”李泳宏说。故事里的“私车”是2011年肖玉凡为方便生育不久的妻子出行而购买的一辆汽车。

2015年3月,肖玉凡出任则黑乡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导员时,这辆购置于2011年8月的私家车,公里数仅6万公里,公里数消耗数与普通人家差距并不大,但自从他2015年8月驻村扶贫后,这辆车的行驶公里数飙升至34万多公里。

在这其中,扶贫路上至少跑了20万公里,车辆也大修过数十次,4个原装车轮全部更换了4次。李泳宏粗略算了笔账,按1公里0.8元折算油价,20万公里的扶贫路,肖玉凡油钱已花15万元,足够他再买部新车。

据肖玉凡家所在小区的保安李师傅说,在他为数不多的两次记忆中,肖老师只要不赶时间,回村前会将车擦洗一新,但几个月回来后,车身黄泥包裹,犹如工地失盗车一般。“可惜差不多三四年时间,我只遇过肖老师两次,他那辆车早该报废了!”李师傅说。

“2019年他的帮困微公号启动,对接联系业务,怎么得再跑10万公里吧!”九龙镇党委书记仁钦·多吉次仁说。从肖玉凡身上,大家看到了作为脱贫攻坚年代乡镇干部应有的无悔本色!

肖玉凡,作为精准扶贫道路上的一员,自打领受任务的第一天,便开始了夜以继日的砥砺攻坚,内心的孤独与苦涩,或许只有他自己清楚,放弃了陪伴孩子成长的机会,无法为年迈父母尽孝,不能陪伴妻子左右而渐生隔阂……但当汗水与牺牲,风雨兼程,面对苦、脏、累,无怨无悔地扎根于“户脱贫、乡销号、县出列”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伟大事业中,奏响的是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的壮美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