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民革党史研究 何思源|华北七省市参议会推选的首席和谈代表

何思源|华北七省市参议会推选的首席和谈代表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13日   

何思源(1896-1982),字仙槎,山东菏泽人,1950年加入民革。1949年后,曾任人民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编辑,全国政协会刊编辑主任。民革第三、四届团结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央委员。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49年1月18日,农历戊子年腊月二十,虽然再过几天就是新春佳节了,但在人民解放军重重包围之中的北平,却因为前途未卜而显得愈发冷清。凌晨2点多,正是夜深人静之时。突然,从距离故宫东华门只有几百米远的锡拉胡同传出了连续爆炸声。爆炸发生在19号院,这里是原北平市市长何思源的住宅。

这次爆炸,是由蒋介石亲自下令,国民党特务反复策划后精心实施的。抗战胜利后,何思源被任命为北平市市长。由于他不满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同情学生运动而遭到免职。辽沈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华北地区最高负责人傅作义面对战与和举棋不定。何思源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毅然接受华北七省市参议会推选出的和平谈判首席代表一职,为和平积极奔走。蒋介石极为恼怒,欲除之而后快,特务们遂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实施了骇人听闻的爆炸案。在这次爆炸中,何思源最小的女儿何鲁美不幸遇难,包括何思源在内的其他五人都受了伤。

何思源1896年出生在山东菏泽一个耕读大家庭。1915年,何思源考取了北大预科班。读书期间,何思源与蔡元培、李大钊等进步学者开始接触。五四运动爆发后,何思源积极参加到运动中。1919年何思源到芝加哥大学留学。1923年,转入柏林大学学习。1924年,入巴黎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1928年5月2日,何思源被蒋介石任命为北伐军政治部代理主任,随军进入老家山东,5月16日又被南京国民政府任命为山东省教育厅长。担任山东省教育厅长期间,何思源努力实践教育救国的主张,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整顿和发展山东的教育事业。

抗日战争来临的时候,山东省教育厅长何思源,手里没有一兵一卒,本应随政府机构一起撤到后方。但他没有走,选择了留在山东坚持敌后抗战,这一坚持,就是八年。 

抗战胜利后,1946年11月1日,何思源出任国民党政府北平特别市市长。1948年4月,何思源不理蒋介石的示意,极力帮助李宗仁成功当选为南京国民党政府副总统,令蒋介石十分恼怒。6月,蒋介石下令免去何思源的北平市长职务。蒋介石的免职令给何思源当头一棒,促使其猛醒。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时我思想上起了重要变化。我觉悟到以前已经走了绝路,这条路我不能再走下去了。”自此,何思源果断脱离国民党阵营,冒死发起和平运动,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1949年1月10日,何思源飞到北平。16日晚上,何思源见傅作义,他对博作义说:“北平的和平解放已成了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北平人民无论城内、城外已经团结起来。”最后傅作义说,他已决定第二天召集华北7省市参议会,讨论和平问题,商妥办法后,推代表向解放军前线指挥部正式表示。”

17日,华北七省市参议会代表和北平各界人士在北平市参议会集会。会议推举何思源、吕复、康同璧、王乔年、马振源、冯莲溪、卢其然、张宝万、傅华亭、刘鸿瑞、郭树堂11人为和平代表,何思源为首席代表,决定第二天向解放军前线指挥部正式接洽和谈之事。

在何思源开始为和平运动奔走时,蒋介石指示军统头子毛人凤把何思源杀掉,杀一儆百,警告那些动摇的国民党上层人士。

1月18日凌晨,何思源很晚才入睡。临近3点,设置在东耳房的炸弹首先爆炸,何思源夫妇和两个儿子被巨大的声响惊醒,赶紧冲进耳房救人。何思源刚进耳房,正房上面炸弹又响。东耳房房顶被炸了一个洞,房梁震落,正好压在何思源次女何鲁美的身上,何鲁美当场殉难。何家其他五人在这次连续爆炸中均受了伤,受伤最重的是何思源的夫人,她头上中弹片四处。何思源也被炸伤,他被砖木砸中头和手臂,失血很多。

何思源被送到医院后,听到小女儿鲁美的死讯,没有落泪。他双眉紧皱,嘴闭得紧紧的,他想,“要出城去见共产党,已经走到这一步,为了这,家里人死的死,伤的伤,绝不能半途而废!”1月19日下午,何思源见到解放军四十一军政委莫文骅后,立即说明来意:“我们受二百五十万北平市民的委托,希望国共双方以大局为重,对北平这座文化古城应采取和平方式来解决。” 

新中国成立后,何思源曾任民革第三、四届中央团结委员会委员,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人民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编辑,全国政协会刊编辑主任。

全国政协和民革中央照顾他年老有病,不要求他必须参加各项活动,但他渴望为国家贡献余热,因此凡有重要会议和活动,只要身体允许,他都要亲自参加。到了晚年,他不顾疾病缠身,用颤抖的手拿起笔,抓紧时间撰写回忆文章,包括在中山大学与鲁迅先生共事、为北平和平解放而奔走的经过等经历,共十万字,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何思源还从事写作和翻译,发表和出版了大量文章、著作和译著,为社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他曾深有感触地说过:“作为一个从旧社会走过来的人,深深感到新中国的伟大。现在是一个盛世,我们不能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