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民革党史研究 柳亚子|在重庆公开宣称“中国的光明在延安”

柳亚子|在重庆公开宣称“中国的光明在延安”

来源:团结报团结网         发布时间: 2020年02月13日   

柳亚子(1887-1958),原名慰高,字安如;后更名人权,字亚卢;又更名弃疾,字亚子。江苏苏州人,民革创始人之一。1949年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等职。民革第一届监察委员会主任,第二、三届中央常委。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1945年1月17日,柳亚子受邀参加《新华日报》创刊7周年纪念会,公开宣称:“世界的光明在莫斯科,中国的光明在延安!”5月26日,柳亚子又创作《延安一首五月二十六日赋寄毛主席》一诗,又一次提到:“世界光明两灯塔,延安遥接莫斯科。”

1947年10月31日,中国国民党民主派联合代表大会第一次筹备大会在香港举行,共11人参加。柳亚子当选秘书长,并担任文件起草委员会的召集人,参加《成立宣言》和《行动纲领》的讨论,并根据大家的意见进一步修改文件。11月12日,中国国民党民主派第一次联合代表大会在香港开幕,出席代表38人,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爱国民主分子在坚持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基础上实现了大联合。柳亚子以秘书长的身份负责会议工作,并手书会场匾额“一旅兴夏”,引起与会者的广泛议论。

所谓“一旅兴夏”,是指夏朝的帝王少康,仅凭单薄的兵力便实现了中兴,借以表达国民党民主派虽然是少数派,但与各界民主人士联合起来,重树孙中山先生的旗帜,以“一旅兴夏”的决心和信心,便能推翻蒋介石统治。柳亚子提出“推翻现在的独裁者”,推翻“封建余孽、洋奴买办与法西斯效颦者”,主张各党各派及无党无派的民主人士“再来一次新政协”,成立合议制的民主联合政府,建立“民族平等、民权自由、民生康乐的三民主义新中国”,做中共的“严师益友”。

1948年元旦,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香港坚尼地道52号召开,柳亚子被推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提出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召开新政协、建立真正民主的联合政府新政权的纲领。5月2日,中共中央拟出邀请各民主党派代表来解放区协商召开新政协问题的32人名单,柳亚子名列其中。6月4日,柳亚子与在港民主人士共125人联名发表声明,热烈响应中共“五一口号”。9月,中共中央决定:安排民主人士代表来解放区,准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1949年2月27日,柳亚子在乔冠华等人协助下登上一艘挂着葡萄牙国旗的“华中号”海轮,同行的还有陈叔通、叶圣陶等27人。2月28日,华中号海轮自香港启程。柳亚子身着灰色长衫,按捺不住满怀的喜悦之情,赋七绝《二月二十八日启程有作》:“六十三龄万里程,前途真喜向光明。乘风破浪平生意,席卷南溟下北溟。”3月18日,柳亚子抵达北平,准备投身新中国的建国大业。

就在柳亚子满怀期待、准备全身心投入到建国大业之中的时候,却遭遇了一些挫折,而这些挫折对他来讲也是不小的打击。首先,在民革最初推选的新政协代表名单中没有柳亚子,仅在日后要求增加的三个名额中才加上了他。此外,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的筹委会之中,柳亚子也未进入常委名单,后来全国文联的领导机构成立,他依然未能入选。来到北平之后,柳亚子准备去香山拜谒中山灵堂和衣冠冢,于是就写信给周恩来请求派车,可信件因故未能转达到,他又发出“出无车”的感叹。于是,柳亚子决心请假一个月,不出席任何会议。

1949年3月28日,柳亚子写下一首七律《感事呈毛主席》,之后,毛泽东又回赠一首七律《和柳亚子先生》。同时,毛泽东邀请柳亚子和家人到颐和园休养。5月1日,毛泽东专程来到颐和园拜访柳亚子,二人共同欣赏颐和园的美景。毛泽东对柳亚子说:“现在与蒋介石时代不一样了,你的人身安全是有保证的,你的意见会受到尊重的。”柳亚子听后,非常兴奋,表示一定按照毛主席说的去做,尽全力做一些对人民、对政府有利的工作。9月下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大会召开,柳亚子出席会议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10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成立,柳亚子担任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11月,中国国民党民主派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决定将民革与民联、民促以及国民党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统一为一个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柳亚子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

1950年8月,柳亚子夫妇迁居到北长街89号。柳亚子一边赋诗撰文,一边参加各类政务活动,还连续出席民革中央常委会及委员会议。考虑到新中国的建设急需大量人才,柳亚子多次向有关部门举荐,先后推荐了尹瘦石、毛啸岑、姜长林、高尔柏、姚鹓雏等人。柳亚子还把自己珍藏的古籍图书、地方文献、南社时期的各类书刊共计四万余册捐赠给国家,北京图书馆专门为柳亚子辟出一间研究室,供其研究使用。11月,柳亚子在《孙总理与毛主席:兼论新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一文中指出:“今天我们站在民革的立场,我们应该是革命的三民主义,亦即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和三大政策及其一面倒地主张的三民主义为准,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则与新民主主义汇流,而成为毛泽东思想了。今天民革的领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新民主主义,而不是革命的三民主义。”

1951年,中央文史馆成立,柳亚子被任命为副馆长。1952年,柳亚子与李济深、章士钊、叶恭绰等人联名致信毛泽东,要求保全并修葺北京城内的明代爱国将领袁崇焕的祠墓。1954年6月,柳亚子患上了急性盲肠炎,此后便减少了外出活动。1956年,在孙中山诞辰90周年纪念大会上,柳亚子病情已经很严重,行动十分困难,被人搀扶着才勉强上了主席台。

1958年6月21日,柳亚子去世,享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