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孙中山研究 孙中山思想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启迪

孙中山思想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启迪

发布时间: 2011年05月10日   

今年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在缅怀他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绩时,我们感受到孙中山先生从青年时代就以强烈的爱国激情,怀着改变中国和中国人民命运的坚定信念,追求真理,与时俱进,注重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以此推动改造中国的潮流。

一、孙中山近代化农业理论

1905年,孙中山创建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孙中山还主张“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奠定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基础。1917年至1919年,孙中山完成了《建国方略》的巨著,阐明了三民主义的哲学理论。其中《建国方略·实业计划》和《三民主义·民生主义》这两篇孙中山思想的重要文献,规划设计了中国现代化发展蓝图。难能可贵的是孙中山在文中较详尽地论述了中国农业的近代化,尤其是体现出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

孙中山早在青少年时期,参加过农业劳动,出国学习接受过欧式教育,考察了欧美的农事农政,深感“农桑之大政,为生民命脉之所关”。1891年撰写《农功》,提出“以农为经,经商为纬,本末毕赅,是即强兵富国之先声,治国平天下之枢纽”[i]。1894年6月,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中国贫困的根本原因是“农业不进步”,农田荒废,农民疾苦。主张“农政有官,农务有学,耕耨有器”“凡有利于农田者无不兴,有害于农田者无不除”。孙中山倡导用科学技术指导农事“农学既明,则能使同等之田产数倍之物,是无异将一亩之田变为数亩之用”,耕植要讲求“农器”,“非有巧机无以节其劳,非有灵器无以速其事”。“农政之兴尤为今日之急需”。[ii]

孙中山上书失败后,于1895年春在广州组建农学会,探索引进西欧农法以振兴农业的思路和办法。曾与梁启超、章太炎等人讨论土地租税收,土地改革诸问题。孙中山认为,农业是他“蓄志已久,思欲振兴而改良之”[iii]。“中国以农立国,倘不能于农民自身求彻底解放,则革新匪易。欲求解决农民自身问题,非耕者有其田不可”[iv]。他多次论及农业“为民生切实之图”“是生产粮食的一件大业”[v]“是项重要的民生问题”是“民生主义的第一问题”[vi]确信“吃饭问题能够先解决,其余别的问题也就可以随之而决”[vii]。

在孙中山中国农业近代化方案中,第一位的是变革农业生产关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解决社会问题之第一步方法”[viii]即“平均地权”。同盟会列“平均地权”为政纲要点之一,孙中山视“平均地权”为民生主义核心,孙中山的战友廖仲恺说过,“平均地权一个目的,拿土地政策来做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手段”。孙中山考虑农民的土地要求,提出“耕者有其田”认为“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ix]“才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最终结束”[x]孙中山在近代民主革命史上最早提出这一口号,抓住了解放农业生产力的关键。

孙中山在他的著述中不仅论及生产关系,还强调农业发展要加强生产管理,改进生产技术。他在《实业计划》第一计划中指出,“要在政治、法律上制定种种规定来保护农民,对于农民的权利有一种鼓励、有一种保障”;⑾“须有自由农业法以保护、奖励农民,使其获得已力之结果”⑿,他还主张依据自然与经济条件“各省荒废未耕之地,或宜种植,或宜放牧,或宜造林,或宜开矿”⒀,安排最合宜的生产项目。他主张设立“农器制造厂”,采用农机耕作,并详尽阐释“七个增加生产的方法”,其中包括肥料、良种、换耕、病虫害防治、防旱、防灾、粮食加工等。孙中山还特别强调发展农业商品经济,满足市场需要,主张扩大茶叶、麻、蚕丝、大豆的生产和加工,办制绸工场、纺织厂、毛皮场,用机器生产,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在《民生主义》一文中,提出以发展农业为中心来安排林、牧、副、渔业。食品的制造、贮藏、运输、保存、分配和输出,必须采用近代机器和技术,以求建立适合中国情况粮食工业体系。孙中山实业思想的精髓无疑在于对近代化的、社会化大生产的肯定。

以上所述,充分表达出孙中山在对中国农业近代化的探索中,有自己独特见解,有重要的理论建树。孙中山自己说,“予之于革命建设也,本世界进化之潮流,循各国已行之先例,鉴其利弊得失,思之稔熟,筹之有素,而后订为革命方略。”⒁他振兴农业以富民强国的思想,具有超越那个时代的意义。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和三民主义,凝聚了一代仁人志士的爱国心愿,以救国为出发点和终结目标,向人民展示了新的自由独立的中华民国远景。其推动近代化的过程中留下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孙中山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立足于他所处时代回答了那个时代所提出来的问题。但是,“历史不曾给他提供实施其开放思想与政策的机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新中国开展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孙中山思想的现代价值给人以启迪和激励的作用得以体现出来。

二、建国以来农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就是“土改”。即“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通路”。⒂各级人民政府在各级农民协会配合下,有计划、有秩序地制定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分配方案,颁发土地证,确定地权,动员生产。全国有3亿多无田少地的农民无偿分得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农民生产积极性大为提高,农业生产连年增产。此后,中国农村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同时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挫伤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在这种形势下,调整生产关系,改变农村政策势在必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3年国务院决定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制度,调整了农业结构,开始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股份合作制,专业技术协会。同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展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90年代以来,农村经济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村产业化经营继续发展。

中国历史上农民实行传统家庭耕作,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25年之中实行集体耕作。改革以来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基础上的家庭承包经营,土地的承包期两次延长达45年以上,并出台了有利稳定的政策,如允许农地使用权依法有偿转让,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目的是促使农民增加对土地的长期投入,规范土地自由流转或转包。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政府还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取消了乡统筹和村提留两项收费,禁止“乱摊派”,不断减轻农民负担。

农村改革20余年,从调整生产关系入手,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大幅度增长,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吃饭问题,农村产业结构变革和小城镇发展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2006年1月1日起,政府正式取消了已有两千六百年历史的农业税。这年春天,全国人大把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确定为国家大政方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了美好前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在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突出时期,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的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的各项任务依然艰巨。《意见》总结几十年农业发展的经验,提出要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尤其是农业机械化和农技推广服务。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等。《意见》强调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

三、孙中山的设想对推进现代农业的启承关系

近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对中国农业近代化作出详尽的论述,其中涉及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解决农民土地要求;加强生产管理,运用农业科学技术;保护农民利益;发展农业商品经济;发展农、林、牧、副、渔等。这些发展近代化农业的理论对取得执政地位的中共领导人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中共领导集体的决策无疑具有某种意义的参考价值。

毛泽东对孙中山先生十分钦佩,对孙文学说有深入的研究。1940年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论及经济时提出,“这个共和国将采取某种必要的方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基础,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⒃。1956年11月12日孙中山诞辰90周年之际,毛泽东写的《纪念孙中山先生》文章提到,“孙中山先生在政治思想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东西”。毛泽东谙熟孙中山阐述的农业发展理论,从建国初期就始终强调农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亲自撰写大量发展农业的文章,倡导农业“八字方针”提倡科学种田。1964年,毛泽东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亲自加上了一段赞扬孙中山先生的话,认为国家经济大发展是必然趋势。

与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理论,农业为重的思想一直贯穿在工作中。六十年代初,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后,邓小平同志接见共青团会议代表时就恢复农业谈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要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农民缓过气来,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就有希望了。他还提出了恢复农业,要解决市场和物价问题。八十年代初期,在谈到农村政策问题,邓小平认为关键是发展生产力,具体要实现四个条件:机械化实现、管理水平提高、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农村商品经济、集体收入增加,这是生产发展本身必然提出的要求。这些要求与九十年前孙中山先生论述的农业重点何其相似。

九十年代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实事求是的分析,有了更清醒、深刻的认识,在一些事关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上作出了具有开创性、科学性的决策和部署。重申工农联盟是我们国家政权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这个基础的主体是农民。“三农”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

在发展农业具体的政策上,如何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长期以来花了很大代价才认识的。结论是给农民自主权,使农民得到实惠,核心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基本政策实施,适合我国农村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发展要求,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集体和家庭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保持了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还具有生产服务、协调管理、资源开发、兴办企业、资产积累等统一经营职能,能够容纳不同水平的农业生产力,既适应传统农业,也适应现代农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生命力。促进农村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优化组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促进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农业的整体经济利益和综合生产能力。这两个经营层次发展,干群关系会更密切,党在农村的凝聚力和基层政权就会得到加强。

结 语

孙中山先生是一代伟人,他代表着一个时代。在近一百年前,在中国处于内忧外患、贫困落后境地之时,孙中山明确提出“建设是革命的唯一目的”,并亲手规划设计建设现代工业、交通、农业的蓝图,表现出“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的历史进步意义,显示了他的宏伟气魄和对未来国家发展的远见卓识。孙中山先生无愧中国近代化建设最早的倡导者。

孙中山先生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以及他所著述的建设现代化中国的理论,对于继承孙中山遗志的中国共产党人具有巨大的启迪、教育和鼓舞的作用,值得一代一代中国人民继承和发扬。今天,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开创改革发展事业新局面的进程中,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不懈的努力。


                                          作者为民革云南省委副巡视员

  注释

  [i] 《农功》,《孙中山全集》第一卷第5-6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ii] 《上李鸿章书》,《孙中山全集》第一卷8-17页

  [iii] 《复农业促进会函》,《孙中山全集》第二卷第428页

  [iv] 《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上册第123页

  [v]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第九卷第399页

  [vi]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第九卷第399页

  [vii]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第九卷第394页

  [viii] 冯自由《革命逸史》第二集第149页

  [ix] 《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届毕业礼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十卷第556页

  [x]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第九卷第399页

  ⑾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第九卷第399页

  ⑿ 《建国方略·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六卷第379页

  ⒀ 《建国方略·实业计划》,《孙中山全集》第六卷第379页

  ⒁ 《建国方略·心理建设》,《孙中山全集》第六卷第204页

  ⒂ 《土地改革法》

  ⒃ 《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671页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

( 赵惠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