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论研究 民革党史研究 贾亦斌|举行嘉兴起义,震撼“蒋家王朝”

贾亦斌|举行嘉兴起义,震撼“蒋家王朝”

来源:民革中央         发布时间: 2020年07月02日   

贾亦斌(1912-2012),原名再恒,字思齐,湖北阳新人,1957年加入民革。1949年后,曾任第一至四届上海市政协委员。民革第五至七届中央副主席,第八至十一届中央名誉副主席;民革上海市委会第三至六届副主委。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三、四、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至八届全国政协常委。

 

1948年年底,36岁的国民党国防部预备干部局代理局长贾亦斌少将内心备受煎熬,他在思考:是否要离开蒋经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开始战略反攻,国民党内外交困,土崩瓦解就在眼前,若不及时抽身离去,终将成为独裁者的陪葬品。可是自己的上级——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又对自己有知遇之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怎能在这个时刻“忘恩负义”、背弃离开呢?贾亦斌陷入了痛苦的抉择,离去与否,虽然只在一念之间,但这个抉择,实在是难以作出……

半年后,1949年4月7日凌晨,在家乡奉化溪口遥控指挥的蒋介石、蒋经国父子收到一则从嘉兴和上海同时发来的电报,电报上寥寥数字:“贾亦斌昨晚叛变。”贾亦斌在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正确的抉择!


投笔从戎,保家卫国

贾亦斌1912年出生在湖北阳新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父亲病逝,他早早辍学,18岁投笔从戎、报效国家。1931年“九一八”事变,正在武昌平湖门第十军干部学校当学兵的贾亦斌得知东北沦陷消息,当场大哭。他发誓,身为军人,要保家卫国,好好练兵,时刻准备捐躯沙场。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拉开序幕,中日双方投入总兵力达百万之众。中国军队的装备不如敌军,但日军的暴行却强烈激发了中国人同仇敌忾的民族意识。年仅25岁的贾亦斌,当时任第十军第四十一师少校营长,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誓死不当亡国奴的信念,多次代表全营官兵向上级提出增援前方、杀敌报国的要求。后经批准,从湖北赶往淞沪前线,随部队增援国民党第一军第一师,并任该师第二旅第四团少校营长。此后,贾亦斌又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等多次大战并屡立战功。

抗战的岁月是艰苦的,中国官兵的牺牲是巨大的。贾亦斌回忆,淞沪会战中,他所在的部队是完整的一个营,有400余人,装备很差但仍以血肉之躯苦战两个月,至撤离之时只剩下几十人。营长、营副均受伤,连长3个阵亡,1个受伤,排长以下干部伤亡殆尽。贾亦斌自己也受了两次伤,所幸命大未下火线。1939年秋,他以国民党第四十一师补充团上校团长身份带领该团在汉宜公路打游击。官兵们出发时身着单衣,还未归队就赶上了深秋。有一天部队突遇大雨、气温急剧下降,很多官兵被冻得小便失禁,随后狂笑直至冻死,很是凄惨。目睹惨状的贾亦斌内心非常悲愤。

经过14年的抗战,中国军民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贾亦斌说:“中国军民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感人情景深深铭刻在他的心中,永远像昨天发生的一样鲜明生动,激励他不断前进、努力奋斗。”抗战的洗礼也让贾亦斌深切感受到,抗战之所以能够胜利,有国际国内诸多原因,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1985年,73岁高龄的贾亦斌在回忆这段历史时,仍然认为,如果没有国共第二次合作,要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简直不可想象。也正因为如此,贾亦斌希望抗战结束后,国共能够继续合作,和平建国。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贾亦斌写下一副对联:醒狮怒吼,谁敢鲸吞蚕食;散沙凝聚,哪怕豆剖瓜分。国共两党合则两益,分则两损,这是应汲取的经验教训。

▲2005年9月3日,贾亦斌在人民大会堂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活动时获胡锦涛同志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后留影,时年93岁。


与蒋经国因公谊而结私情

抗日战争胜利后,贾亦斌热切期盼祖国能休养生息,和平建国。1946年,从当时最高军事学府——陆军大学毕业后,他拒绝赴山东前线参加内战,经老上级彭位仁介绍到当时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青年军复员管理处工作。该机构由蒋经国组建,主要解决抗战时期青年军复员问题。1944年,针对日本发动豫湘桂等大规模的进攻战役,国民党政府广泛发动知识青年从军,先后征集知识青年12万人入伍。蒋介石将训练青年军的大权交给蒋经国、陈诚等人。蒋经国任青年军政治部中将主任,亲自挑选过问青年军各部门人员,因此青年军又称“太子军”。贾亦斌到此工作,担任复原管理处副处长,成为蒋经国的直接部下,也因此认识了蒋经国。

那时,蒋经国35岁,贾亦斌33岁,二人血气方刚、意气相投,很快成为了至交好友。贾亦斌结合抗战时期的经验研究预备干部制度,提出让爱国青年服役后能够再学习,真正做到文武合一,战时能报国、平时能为民服务的富国强兵见解,蒋经国对此很是欣赏。在一次恳谈中,蒋经国拍着贾亦斌的肩膀说:“你这些见解,讲到我的心里去了,今后我们必定会成为长期合作的同志。”

▲贾亦斌著《预备干部制度之理论与实际》。

蒋经国对贾亦斌着实厚爱,信任有加。1946年6月4日,贾亦斌与谭嗣同孙女谭吟瑞喜结连理,蒋经国得知消息主动要求当婚礼的证婚人,并让青年管理处帮助筹办婚礼,重庆的《大公报》《和平日报》还对婚事进行了报道。国民党政府还都南京后,南京物价飞涨,贾亦斌一家老小生活拮据而清苦,蒋经国知道后便逢年过节派人送些钱给贾家补贴家用。工作中,贾亦斌因工作问题多次与蒋经国发生冲突,但蒋经国都不以为忤,反而表示欣赏,并力排众议亲自向蒋介石保荐提升贾亦斌。蒋经国对许多反对者说:“贾亦斌为官多年,官居少将,却无半点积蓄,极为少见。且贾在抗战中参加过诸多重大战役,作战勇敢、几度负伤,将生死置之度外,实为难以多得的文武兼备的将才。”他还说:“中国有两句老话:‘文官不要钱,武官不怕死,则天下太平矣!’这两者贾亦斌兼而有之。这种人不用,我还用谁?”不到两年时间,贾亦斌就由组长、办公室主任升为副局长,最后接替蒋经国担任代局长,负责主持国防部预备干部局的工作,成为“太子军”的领导人之一。

蒋介石不顾各方和平建国、休养生息的愿望,执意发动内战,贾亦斌一度情绪低落准备辞职。蒋经国得知后,不但不责备,还真诚挽留:“亦斌兄,你哪能走啊!你是我这的台柱,你走了,这里岂不垮台了吗?”贾亦斌感觉,蒋经国识人、用人、容人,不同于其父蒋介石,不同于其他国民党官员。这种异乎寻常的器重之情,让贾亦斌非常感激,深感知遇之恩。古人云:知己难得,知音难觅。贾亦斌暂时打消了辞职的想法。虽然理想与现实存在矛盾,但身边的蒋经国让贾亦斌似乎看到了希望,似乎找到了思想上的新出路。半个世纪后,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记录了此时的心情:我和蒋经国之间的同事情感又前进了一步。我感到他是知我又能用我,更能倾听逆耳之言的不曾多见的领导人,他的领导是推行我所提出旨在强国强兵的预备干部制度的关键因素。

虽然因公谊而增的私情并没有让贾亦斌与蒋经国站在同一条战线很久,二人最终因政见不同分道扬镳、身处海峡两岸无缘会面,但这段萍水相逢的不解之缘让彼此都难以忘怀。40年后,蒋经国在台北病逝,得知噩耗的贾亦斌悲痛莫名,写下《哭经国兄》一诗,以寄托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思。


在极度失望的现实中作出艰难抉择

留在蒋经国身边的贾亦斌曾天真地认为,自己可以在蒋经国身边发挥作用,影响蒋经国,并进而影响蒋介石,让形势朝着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发展,实现自己的抱负。但现实让他愈来愈不满,并经常在言行上表现出来,最终与蒋经国决裂。

为扩大内战,蒋介石推行预备干部制度,召集10万高中生入伍培训,这与贾亦斌理想中的预备干部制度性质截然不同。他的理想,是在下次发生类似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能够培养出众多精炼而真正文武合一的预备干部,能够建设“人人能战、物物能战、时时能战、处处能战”四战论的新国防,从而扭转国家命运,达到富强康乐的境域,并且能作为远东与世界和平的支柱。蒋介石则是把预备干部制度作为了维护“蒋家王朝”的工具,昧着良心让年轻的学生去充当炮灰。贾亦斌的理想付诸东流,内心十分矛盾和痛苦。

1948年,贾亦斌奉命赴台湾处理驻台湾凤山青年军中一些事项,清查军官走私畏罪潜逃案件。处理过程中,贾亦斌更是感到国民党内部贪污腐败成风,如病入膏肓、无药可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后,蒋介石指示蒋经国成立组织严密的青年秘密组织铁血救国会,仿效普鲁士俾斯麦铁血手腕克服危机,发挥控制和指挥作用,挽救摇摇欲坠的“蒋家王朝”。贾亦斌当众表示不赞成,他觉得这样的行径完全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吸引不了广大青年,完全没有前途。蒋经国虽未言语反驳,但心里相当不满,也因此事对贾亦斌产生疑虑,采取明亲暗疏的办法,并对其进行暗中监视。

当时,为挽救如同军事一样濒于崩溃的国统区经济,蒋介石抱着只准成功、不准失败的决心,任命蒋经国为上海经济管制副督导员推行经济改革(正职由时任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担任。蒋经国虽是副手,但实权在握)。蒋经国上任伊始,运用铁腕手段,公布有关经济管制法令和物价管制办法,雷厉风行、大刀阔斧。他颇为自信,相信充分运用“革命手段”政策,就一定能够达到经济改革的目的。蒋经国还以“上海向何处去?”为题发表告上海人民书表示自己的决心:“本人此次执行政府法令,决心不折不扣,绝不以私人关系而有所动摇变更!”并誓言“不惜以人头来平物价”!法出令行,轰轰烈烈地打“老虎”行动暂时发挥了作用,几只“苍蝇”“蚊子”被打掉,上海的物价在短时期内保持了稳定,财政金融危机似乎也有所缓和,一时舆论称赞不断,让许多人对蒋经国产生了希望。但时间不长,在查处孔令侃的扬子公司时,遭到“第一夫人”宋美龄的干预,事情不了了之;以行政手段勉强维持的上海经济秩序又出现崩溃之兆,老百姓怨声载道。

贾亦斌对国民党早已失去了信心,但对蒋经国还抱有一线希望。他认为,通过打击豪门、严惩贪官污吏和奸商、平抑物价,对老百姓而言是有利的。特别是对那些囤积居奇、横行不法的豪门资本更不能退缩,全国人民都在拭目以待,蒋经国应当大义灭亲、依法严惩,给人民和历史一个交代。他以部下身份进言,同时也是以朋友身份劝告蒋经国:“坚持原则,不要犹豫不决、消极退缩。”而蒋经国却无可奈何:“亦斌兄,你是有所不知,我是尽孝不能尽忠,忠孝不能两全啊!”贾亦斌接受不了这样的解释,以个人须尽孝来为不能为国尽忠辩护,明显是把个人和家族的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贾亦斌深感失望,拂袖而去,走之前对蒋经国说:“你有对你父亲尽孝的问题,而我,只有对国家和民族尽忠的问题!”上海的经济改革只维持了70天便宣告失败,物价以更加惊人的速度扶摇直上,经济秩序更加混乱,呈现出“世界末日”的景象。1948年11月,蒋经国黯然离沪,离开前他在上海广播电台凄凉地发表了《告别上海市父老兄弟姐妹书》,向上海市民致以深切的歉意,并宣布经济管制失败。

上海“打老虎”给贾亦斌以深刻的教训,使他对四大家族的腐朽黑暗内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国民党政权由他们掌握,只能走向灭亡,他对蒋经国的幻想也破灭了。事实证明,蒋经国不能摆脱蒋介石的影响,最后终于同蒋介石合流。遍地战火,已无一处可安身。想当年,自己仿效班超投笔从戎,开启保家卫国的军旅生涯;抗日战场奋勇杀敌,希冀挽救国家社稷于危亡,誓死不当亡国奴。自己是忠诚于国家的军人,忠诚于民族的将士。国弱招外侮,百年来列强欺辱中国的教训历历在目,抗战刚刚结束,国家需要和平建设,人民需要休养生息,中国人不能打中国人。如果继续追随效忠蒋经国,结局只能是楚囚对泣、束手待毙,纵然实现了小我的“成仁之心”,但会造成内战的继续,会置民众于水深火热,置国家、民族于万劫不复,对个人的“示忠”实为祸国殃民之举。贾亦斌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在个人情感与国家民族利益之间作出了抉择:牺牲忠于个人的小忠,选择忠于国家民族的大忠。贾亦斌决心同“蒋家王朝”决裂,同蒋经国分道扬镳,去寻找新的道路,一对好友从此决裂。

战国时期荀子说:“从道不从君。”明朝名臣于谦有言:“社稷为重,君为轻。”半个世纪后,贾亦斌在回忆中写下:“民心所向即是个人选择的最好指南。”


嘉兴举旗震撼蒋家中枢

▲1981年4月7日,嘉兴起义32周年之际,贾亦斌(左)与段伯宇(右)在北京合影留念。

1948年下半年起,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国民党屡战屡败,只剩下半壁河山,惶惶不可终日。蒋介石幻想控制长江以南经济命脉,在美国的支持下继续顽抗。是年年底,贾亦斌与陆军大学同学段伯宇相约中山陵密谈另谋出路的问题。经过一番商量,两人达成共识:国民党是没有希望了,要另谋出路乃势所必然,需要自己掌握武装力量。经过分析讨论,贾亦斌和段伯宇拟订了自己掌握武装力量的计划,并决定尽快与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他还不知道,与自己志同道合的段伯宇,其实就是中共地下党员。

正在此时,蒋介石授权国防部参谋次长林蔚,计划在江南建立30个新军,急需中层干部组织动员和训练工作,贾亦斌感到建立自己武装力量的机会来了,连忙毛遂自荐,表示愿意前往南京、嘉兴、杭州一带,负责动员、招募大批当地的复员青年军并组织训练。他迅速草拟了一份培训计划,很快得到批准。贾亦斌在南京以国防部预备干部局陆军预备干部训练第一总队总队长身份开始了他的“计划”,将这支“蒋家王朝”的“勤王之师”培养成反蒋的武装部队。经过大半年时间的筹备、组织、动员,贾亦斌领导下的预干总队学员达到4000余人。贾亦斌与段伯宇对干部的配备、编制、思想训练及武器装备都作了周密细致的安排,特别是在思想教育上,自始至终都置于贾亦斌的掌握之中,以此确保队伍调得动、拉得走、打得响,能够为我所用。

1949年初,三大战役后的东北、华北、淮海等地区相继解放,国民党溃不成军,胜负已经明朗。形势变化迅速,蒋介石被迫“引退”回到老家奉化溪口,预干总队也奉命调至浙江嘉兴。嘉兴地处国民党政权的心脏地区,在这里起义所面临的困难和危险可以想象,但有中共中央上海局策反委员会对预干团武装起义一事进行掌握和领导,让贾亦斌等人感受到强有力的依靠,信心倍增。他认为无论成功与否,都应当在此起义:一是能够在国民党心脏地区产生强烈震撼,宣告“蒋家王朝”众叛亲离的局面;二是打乱国民党军队在沪杭一带的军事部署,动摇其军心;三是宣告国民党借长江天堑以期隔江对峙的计划破产。此时,贾亦斌等人已经把生死完全置之度外。

4月7日凌晨,一场高举反蒋大旗、震惊全国的嘉兴起义终于爆发。在此之前,贾亦斌经组织批准,秘密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得知起义消息的国民党如同晴天霹雳,惊恐万状。国民党喉舌《东南日报》哀叹:“其(起义)在政治意识上,给政府给人民以极大的刺激,因为这一批正是万人瞩目之‘国之瑰宝’的知识青年。”社会上更是传云:“‘蒋家王朝’,大势已去。”蒋介石急令国防部在浙苏皖调兵遣将,派出几十倍于起义部队的兵力进行围追堵截,还悬赏5万银圆购买贾亦斌的项上人头。

面对强敌,起义将士奋力突击,冲出乌镇之围,巧过京杭国道封锁线,血战妙西山良村。在敌我力量对比过分悬殊的情况下,起义部队经过惨烈悲壮的战斗,队伍受到重创,仅剩80余人。

在浙江安吉县境内,贾亦斌身负重伤,好在遇到好心的守山人和当地爱国进步人士的帮扶,得到游击队员的护助,九死一生,终抵达游击队的根据地,找到党组织。几十年后,贾亦斌调到民革中央机关工作。据他身边工作人员回忆,每次大家与贾公一起吃饭,都会避开带有竹笋的菜品。因为在嘉兴起义时,贾公连日与敌军激战,身负重伤,就靠山林中的竹笋果腹充饥—— 一生能吃的竹笋都在那段时光吃尽了。

▲1989年2月,贾亦斌与部分嘉兴起义骨干重访旧地时合影,左起:张若虚、张健行、杨兴华、李恺寅、贾亦斌、杨今、冯一。

经过休养,贾亦斌到达丹阳,受到中共中央华东局和第三野战军首长陈毅、曾山及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刘晓等人的接见。陈毅高度评价贾亦斌率领的嘉兴起义:“你已经胜利完成了起义的任务,你的英勇爱国行动值得称赞。”并鼓励他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多作贡献。此后,贾亦斌随同华东军区社会部副部长杨帆和王征明等人进入上海,被任命为上海市公安局干部训练班副主任。当时还有20多名流散在杭州等地的嘉兴起义人员被找到,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安排他们进入干部训练班学习。学习结束后,大家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攻占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覆灭。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贾亦斌激动得热泪盈眶,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喜悦。贾亦斌曾说:以嘉兴起义为界线,他的一生可以鲜明地划分为在旧中国度过的前半生和在新中国的后半生。在后半生,他无怨无悔地跟着中国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不管如何风吹浪打,从未有过丝毫的政治动摇,一本起义之初衷。

▲1950年1月,贾亦斌参加解放台湾准备工作,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九兵团联络部台训团团长时与同事们合影(后排左二为贾亦斌)。

新中国成立后,贾亦斌投身于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于1950年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联络部台训团团长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港澳工作组,参加解放台湾的准备工作。他曾化名“王致中”受命前往香港,秘密从事对台湾国民党军政人员的策反工作。台湾当局获悉后,悬赏10万美元设法捕捉暗杀他。中共党组织出于安全考虑,不得不将其调回。1958年,金门炮战后,贾亦斌奉中共党组织之命前往前线发表广播讲话,号召在金门的国民党将领弃暗投明、反正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