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云南省委受邀参加赤水河流域治污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情况联合视察
根据“2020年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协作推进会”约定,昭通、毕节、遵义、泸州四市政协于7月26日至28日对赤水河流域贵州段毕节、仁怀两地的污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管理情况开展联合视察。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革省委专职副主委李兴华,民革省委常委、二级巡视员韩芸,调研处处长黄咏梅受邀参加了此次视察。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保持原生态自然属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流经云南、贵州、四川等3省16个县(市、区),干流全长445公里,流域面积达20440平方公里,人口约500万。是长江上游重要珍稀野生动植物和鱼类的重要栖息地和繁殖场,沿途山岳险峻,景观壮丽,气候变化多样,孕育了茅台酒、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习酒等多种名酒,红军“四渡赤水”留下中国革命史上的神来之笔,是名符其实的生态河、美景河、美酒河、英雄河。
赤水河流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赤水河曾一度因为粗放生产、无序建设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多年以来,以生态产业助推贫困地区绿色发展,一直是民革中央、民革云南、贵州、四川省委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一直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推动和参与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为加强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2016年5月,由民革中央、贵州省政协主办,流域4市16县(市、区)承办的“中国赤水河流域生态经济发展论坛”在贵州省遵义市召开。此后,民革中央联合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政协,连续五年举办了五次以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区域发展为主题的协作推进会,取得了积极的成效。2017年的协作推进会上,民革中央助推三省初步建立了跨省区协作机制,协同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有效推动了赤水河流域科学治理保护和协作发展进程。近年来,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共同努力下,赤水河水质发生根本性好转,2019年赤水河流域地表水环境水质达标率为100%,对支撑长江经济带率先打造成长江上游最美的生态河流、全国践行“两山”理论生动实践的样板典范、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先行示范区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
视察组此行分别视察了贵州毕节市大银镇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林口镇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仁怀市长岗镇垃圾焚烧发电厂,仁怀生活垃圾收运及焚烧发电厂,国台酒庄清洁生产车间,仁怀名酒园区第二净水厂等。在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指引下,毕节、仁怀两地党委政府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高度重视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形成了政府积极督导监管、企业自觉配合行动,人人增强环保意识的良好社会氛围。在高科技助力下,城乡的生活污水、企业生产废水重变清澈;生产生活垃圾治理发电,变废为宝,既保护环境又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
所见所闻增强了考察组成员加快推进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大家表示还将继续努力、持续发力,为赤水河流域生态文明发展、建设美丽家园做出更多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