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员风采 党员风采 奔跑在阳光赛道上——记民革“女汉子”毕汉鸿

奔跑在阳光赛道上——记民革“女汉子”毕汉鸿

发布时间: 2019年10月31日   

毕汉鸿,听起来像个男子汉的名字,但这里说的毕汉鸿是一位生于1978年12月的民革“女汉子”、彝族“金花”。她担任五华区红云小学体育教师已有20多年,现为一级教师和第二届春城教学名师,昆明市“学科带头人”;曾获全国体育教学竞赛一等奖,云南省体育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市、区体育“做课”竞赛一等奖,全国小学活力校园优秀案例征集评选活动课内体育教学创新奖,并指导多名教师获全国体育教学竞赛一等奖;参与编写《体育与健康》教材两本并出版,参与编写《田径体能训练优化性研究》专著并出版;参与国家、市重点课题研究,论文、教案获全国、省级奖项,其中多篇论文在《云南教育》《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发表;荣获区“先进个人”“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多次担任国际级、国家级、省级的田径、马拉松、自行车比赛裁判工作。

热爱民革 参加活动的积极分子

民革昆明市委五华基层委第二支部的老同志较多,但在经常参加活动的党员中,有一位热情开朗的年轻人毕汉鸿,为支部增添了许多活力。

数年前,民革昆明市委组织登山活动,目标是位于昆明寻甸县金源乡号称昆明十峰之一的花石头山(海拔3294米),小毕老师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因为她是一队人马中最先登顶者,胜过不少壮男。

庆贺胜利登顶的时候,小毕老师能用钢化玻璃杯大口干白酒而不失态,果然是“女汉子”。

如今,已是两位孩子妈妈的她身材没走样,常身穿运动服,扎一把马尾辫,看起来比其实际年龄小得多。

毕汉鸿对民革组织有高度的归属感,她的“二宝”还没断奶的时候,就被她背着前来参加支部组织生活,仿佛回娘家。

今年四月初,五华二支在昆明海口林场过组织生活,这里有上世纪60年代从阿尔巴尼亚引进的大片油橄榄树,其中有周恩来总理种下的“总理树”,还有利用阿尔巴尼亚专家别墅群改建的主题展览馆。

毕汉鸿自驾车,带着她的老母亲和“二宝”参加了这次活动,并给刚学会讲话的“二宝”讲周恩来总理的革命故事,让“二宝”记住了周总理。

目前,一些支部党员来自不同行业和单位,年轻人通常工作繁忙,很难在工作日参加组织生活。为此,近年来五华二支克服困难、创新方式,把组织生活时改为在周六举行,但还是有许多同志以工作和家务繁忙为由长期缺席。相比之下,毕老师带着“二宝”和老人过组织生活的精神就显得难能可贵。

阳光运动 用细节体现敬业精神

在五华区红云小学田径场上,体育教师毕汉鸿总是像妈妈和大朋友一样关心着学生,她与学生互动时爽朗的笑声能传得老远。

体育教学看起来比较程式化,不容易出新意,其实不然。毕汉鸿在跳绳课快结束时,常会让小学生们拿跳绳在地上拼图,有的拼成月亮,有的拼成字体,都受到她的鼓励。毕汉鸿表示,之所以会让孩子们在草地上用跳绳拼图,一方面是让体育课更加有趣,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拓展运动:跳绳多练习的是下肢,拼图则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上肢。“如果某个学习项目着重是对上肢或下肢的练习,我在游戏的设置上,就会更偏重于补充练习得少的那一方,因为注重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要让孩子们上下肢得到均衡锻炼。”毕汉鸿说。

毕老师不仅爱搞小创新,还随时对学生充满小体贴,她总是在自己的课上准备着小药箱,因为小孩在室外进行比较剧烈的运动时,难免会有一些小磕碰、小擦伤,毕老师就会及时进行简单有效的处理,比如贴个创可贴,给孩子按揉等。其实很多时候,有的小孩并没有受多严重的伤,但是却享受了毕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关注,这很重要。有的学生患有自闭症,每次上体育课,毕汉鸿总会拉着孩子的手一起慢跑或慢走,让孩子慢慢融化心里的冰块,融进集体活动。

但对于部分因为偷懒而不想上体育课的“熊孩子”,毕汉鸿不会一味亲和而放弃原则。她说除非见到假条,并且假条上必须有家长或者班主任的签字,否则别想偷懒逃体育课。要知道学会遵守规则,这本身就是一种体育精神。而对于出勤率较高、课堂表现较好的孩子,毕汉鸿会给他们发小奖章,集够一定数量的小奖章便可以兑换小文具等奖品。她认为体育课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在这个期间也有德育目标、社会性目标的融入。

毕汉鸿对学生的关爱体现在无数令人心动的细节中,一位红云小学的毕业生说:“毕老师是我人生中的恩师,在学校有什么烦恼她都能很好的开导我,现在毕业好几年,遇到问题或者有什么不开心的,偶尔还是会想起她对我说过的一些道理。”

勇于担当 为健康发展增光添彩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进入中小学就读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其主要特点是在家里受到较多的关注和宠爱,在学习和生活中抗挫折能力较低,被称为“草莓族”。

许多学校在体育教学中,都注重引入挫折教育提高体育教学效率,并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毕汉鸿也是其中的推动者。在毕汉鸿看来,挫折是指人在遇到障碍、碰到困难,使其目标难以实现的心理体验,根据人对挫折的态度和挫折忍受力的不同,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对挫折抱以积极的态度,并具有较强的忍受力,挫折就可以是一种动力,能够磨炼人的意志,强化人的精神,增强人们百折不挠、知难而进、奋发进取的勇气。而挫折教育是指针对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国家、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让孩子受到困苦的磨难,经历挫折和失败的体验,以培养其对挫折和失败的承受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克服困难的应变能力和奋发进取精神,其任务是提高人的挫折和认知能力,学会正确使用心理防卫机制,增强对挫折的排解能力。“我愿意通过创新、挖掘多种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以及树立团队意识。”毕汉鸿说。

毕汉鸿在自己撰写的论文《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中认为:体验“成功”固然有助于建立自信,但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帮助他们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使其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至于因为一次乃至数次失败而气馁。自信心并不是在成功时才具有,在失败时,自信心的建立更是宝贵的,它是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保证。因此,体育教学中适当的承受挫折,对学生是非常有益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境,设置一定的困难障碍,让学生通过挫折体验,引导学生认识到可怕的不是失败,而是失败后丧失斗志、一蹶不振,只有不断超越和战胜自我,才能取得成功,从而让学生在不断超越和战胜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真实的、稳定的自信心。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比赛来进行挫折教育。胜者欢呼败者沮丧,这是在体育比赛中经常看到的情形,胜者能够鼓舞斗志、陶冶性情,败者经受打击,承受心理“创伤”后要总结经验,迎难而上、奋发拼搏,争取不断地超越他人、超越自己。而优良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活动及教育中,在克服困难与挫折锻炼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意志是否坚强与一个人的耐挫折能力有密切关系,意志坚强的人,耐挫折能力比较高。在挫折面前,如果一个人仍然能明确自己的目标,不轻易改变计划和决定,以坚韧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既深思熟虑又坚决果断地克服内外困难,他就能取得胜利。

毕汉鸿认为,耐力训练对培养意志品质的作用已经被实践所验证,因此,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可以通过中长距离跑的耐力训练来进行。如:在50米×8的教学中,可先采集学生的数据并告知他们,通过一次次的练习,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在一秒秒的提高,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得到了意志品质磨炼,从而也相应提高了耐挫折能力。

作为彝族教师,毕汉鸿特别重视传承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在《试论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在学校大课间的开发与应用》一文中,她认为云南少数民族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有着广阔的天地和坚实的发展足迹,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瑰丽多姿的体育活动,这些活动寓游戏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应进一步推广。

比如:烟盒舞是云南彝族支系尼苏泼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舞蹈时,因每人两手各拿一个竹或木棉蝗烟盒弹跳起舞而得名。烟盒舞流传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个旧市及石屏、建水、开远、蒙自、通海、元江一带,是彝族支系尼苏泼的一种舞蹈。因流传地区在红河北岸,又统称为江内彝族舞蹈。这种舞蹈活泼、节奏感很强,身体在富于弹性的起伏中,手臂和手腕灵活舞动,配合得协调自然,轻快健美。2006年11月,毕汉鸿在重庆参加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所属的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会全国十城市第二十一届学校体育教学观摩研讨会——《霸王鞭、丢荷包》的一节展示课,烟盒舞就作为本节课中流程的第一部分进行,很多在场的观摩人员在此之前都不认识这个彝族特有的舞蹈道具,更不知道烟盒怎么会发出声音,有很多人问毕汉鸿这是不是小鼓。

而五华区红云小学也自2006年至今,将《烟盒舞》作为校本教材,编排成大型集体舞在学校大课间进行推广。如今,《烟盒舞》已在红云小学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也成为该校一张最具代表性的名片。

毕汉鸿老师本着“以人为本,健康发展”的新教育理念,活学活用、勇于担当、善于创新,奔跑在新时代的阳光赛道上,正不断取得进步,为民革组织添彩、为教师队伍增光。

民革党员、五华二支部宣传委员:易晖

( 易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