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昭通市委到昭阳区开展脱贫攻坚专项民主监督调研工作
7月31日—8月1日,昭通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昭通市委主委彭霓率调研组一行到昭阳区,聚焦靖安新区配套设施建设、后扶产业发展、搬迁劳动力就业和后续发展等问题,开展脱贫攻坚专项民主监督调研工作。民革昭通市委副主委文敏、邹廷鸥、何萍参加调研。
中共昭通市委、市政府按照“一城三区、若干小镇、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总体布局,把昭阳区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作为“一城三区”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个新区来定位、规划和建设,是全市搬迁人数最多、工程建设规模最大的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跨县安置涉及到昭阳、大关、彝良、永善、镇雄、盐津6个县(区),39个贫困乡镇,229个贫困村,共涉及搬迁户9256户40549人(建档立卡6976户31160人、同步搬迁户2280户9389人)。
7月31日,调研组到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进行调研。在新区指挥部,调研组观看了靖安易地扶贫搬迁宣传片,详细了解安置区项目建设情况;实地查看了样板房建设情况,检查了建材质量,详细询问施工流程和工程推进情况;调研组还到海升集团胡萝卜种植基地、江夏吉之汇蔬菜扶贫产业园和恒大援建的千亩蔬菜大棚基地,详细询问和了解安置区农业产业配套建设及就业情况。
8月1日,调研组在座谈会上听取了昭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吴昆作的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了补充发言。
听取汇报后,调研组认为中共昭阳区委、区政府聚焦区、乡、村三级责任主体,盯紧“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坚持“133”脱贫攻坚工作思路,按照“双统领”“双保障”“双推进”要求扎实开展工作,现阶段脱贫攻坚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易迁安置区工程进展顺利,同步配套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
针对昭阳区脱贫攻坚工作,调研组提出了建议:一是抓住“精准”这个关键,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做实做细脱贫出列各项工作;二是就业服务工作前置,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保障易迁户每户有一人有相对稳定的收入,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加强迁出地与迁入地相关政策对接工作、安置区搬迁准备前置工作,确保易地搬迁平稳顺利;四是提前谋划后续管理服务工作,确保搬入后生产、生活有序。
(民革昭通市委 中共昭阳区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