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履行职能 参政议政 五位民革党员走进“两会聊天室”,共话“乡村振兴”

五位民革党员走进“两会聊天室”,共话“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 2019年01月29日   

云南省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有哪些方面的探索?又遇到了哪些困惑?1月26日,“两会聊天室”就乡村振兴话题进行了探讨。

相关资讯显示,五位民革党员高飞、杨红英、李少华、赖庆奎、周喆应邀走进“两会聊天室”,共话“乡村振兴”,提出思考和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是对传统乡村的结构和环境进行洗牌,对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变。”省政协委员、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高飞在调研时发现,云南偏远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农业生产边缘化,乡村空壳化严重,同时,云南贫困面大,农村地区产业基础不过关,没有很好的产业支撑,留村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这些均不利于乡村振兴的发展。

他建议,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传统模式向多产业化转变,从发展理念的改变。

“云南乡村振兴计划,要立足于红土高原实际考虑。”高飞建议,以脱贫攻坚的成果为基础,以振兴乡村为目标,有效衔接两项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通过优惠政策等手段,引导在外打工人员回归,吸引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抱负的带头人回到农村,回到家乡,建设美丽家乡,提升乡村人口的基本素质,从而实现从文化到生产上的振兴。

省政协委员、云南大学教授杨红英同样认为,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构建乡贤文化,最核心就是要人才。“很多农村提出是把人转移出去,去就业,乡村振兴则需要转变思路,加大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扶持,把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才吸引回来,回乡创业。”

她提出,要发挥从农村走出去的退休人员余热,“这些高素质人才,是构成乡贤文化的组成部分,发挥好他们的余热,将对乡村振兴工作有着积极作用。此外,培育专业农民,大力倡导民间教育机构进入乡村,培育专业人才、经营人才,利用好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

“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乡村文化正在丢失,做好保护措施非常有必要。”省政协委员、西南林业大学教授赖庆奎认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则采取综合保护措施,把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乡风文明等工作融合发展,探索乡村旅游,对不同情况的村庄进行分策,“例如,云南怒江、迪庆等民族边缘地区,这些地方产业发展困难,但是他们有很多传统习俗,突出民族文化元素,发展乡村旅游,不仅能发展第三产业,也能同时保护传承民族习俗。”

省政协委员、玉溪市政协副主席李少华认为,推动乡村振兴要处理好与脱贫攻坚之间的关系,把脱贫攻坚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大战略工作中来,要搞清楚乡村振兴战略是什么,乡村振兴要干什么,愿景目标是什么,乡村振兴要怎么干。要规划先行,把乡村振兴当成乡村工作的头等大事。

他建议把握规划时间长度,空间跨度,精准狠吃透乡村现状,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绿色发展。充分考虑人口和经济的流动性,“自然条件差的乡村,该搬的搬,逐步往外迁出,恢复生态,保护乡村。”

昆明尧舜烟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喆则建议,通过民间力量,发挥身边的社会资本,保护古村落,打造的更加优美乡村。

( 昆明信息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