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员风采 党员风采 民革党员李宗华的人大代表情怀

民革党员李宗华的人大代表情怀

发布时间: 2018年11月01日   

伴随着改革开放40年的脚步,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共同经历了“同心、同向、同行”的奋斗历程,民革党员在不同岗位为多党合作事业不断注入活力、增添光彩。

这里讲述一位民革党员在人大“履职”书写的篇章。2011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主持出版了《使命——人大代表风采录》,从多民族的云南26个民族中各选1名人大代表,用26位各民族代表的“履职”事迹,展现人大代表反映民声、关注民生、表达民意、维护民利,代表人民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加快云南建设作出的积极贡献。26个民族其中汉族选录的唯一代表是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民革党员李宗华。

1954年李宗华考入云南大学物理系,1958年毕业分配到华中工学院任教,1973年调到昆明工学院物理教研组任教。1981年李宗华随其父参加时任民革云南省委主委张天放的“家宴”。席间,张天放表示希望李宗华加入民革组织,他说,实行改革开放后,云南民革刚恢复工作,老年人多,年轻人少,有许多工作要做,你们年轻人学有专长、年富力强,加入民革大有作为,热切希望你加入民革。此后,李宗华与张天放又有过几次接触,受到较多影响。张天放和李父李静忱同为云南腾冲老乡,经历过辛亥革命、北洋政府和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怀有深厚的爱党爱国爱乡情结。老一辈的期望深深感染了李宗华,他于次年初就加入了民革。

李宗华在本职工作中治学严谨、循循善诱;注重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其所教班级学生在全校统考中多次名列榜首,各类成绩位居前茅,得到各方面好评。他也从一名青年助教逐渐晋升为教授。曾先后荣获“教书育人优秀奖”、“云南省优秀教师”称号。

在民革组织内,李宗华先后担任过省委委员、常委;担任联络工作委员会、参政议政委员会主任等职务,他尽职尽责,开拓创新,多次受到民革中央表彰。其担任主委的昆明理工大学总支部曾被评为“民革全国先进支部”。

1988年4月,李宗华当选为云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9年3月,李宗华就当选为第二次会议主席团成员,并担任人大常委会委员。自此,李宗华在人大机构里以人民代表身份依照法律进行活动。他连续三届担任云南省七届、八届、九届人大代表,担任人大常委会委员,15年内领衔提出23个议案,共有14个被大会主席团决定列为议案,是省人大代表、常委会委员中议案提得最多和议案获得主席团通过最多的。此外,先后提出近70条意见建议,很多得到采纳。发挥了民革党员参政议政和发挥监督的重要作用。

1992年3月18日,《春城晚报》头版头条“尽快启动职称评聘工作”报道引起了一阵轰动,人们相互转告,议论纷纷。原因是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呼吁启动职称评聘工作。云南省是个多民族、教育科技欠发达省份,1987年停止了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工作,一停就是5年,给全省教育、科技、文化、医卫各个领域造成不小的损失。高校高职教师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国家教委检查评估结论,规定部分高校只允许招专科,出示了黄牌。李宗华根据广大科教人员意见,拟定了“迅速启动科技人员职称评聘工作并转入经常化、制度化”的议案,征求学校领导意见,领导支持并提供了资料和数据。该提案提出后人大主席团决定列为议案办理,省教委、人事厅、职改办负责人表示,要用活、用好中央政策,加快启动职改工作,走入正轨。这样,云南省短期内恢复了(科技人员)职称评聘工作,使之转入经常化、制度化。20多年来,百万计的各类人员评到、晋升了职称,激发了奋发向上、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1991年,李宗华通过调研,了解云南省城乡每年有数十万亩良田耕地丧失,为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合理利用土地,防止滥占乱用耕地现象继续发生,提出“请尽快制定《云南省农田耕地保护条例》”的议案,被人大主席团通过列为议案办理。

1996年,云南物价指数较高,群众意见很大。为适应本省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加快经济立法步伐,遏制通货膨胀,有效制止不法商人牟利宰客,李宗华经过大量调查研究,领衔提出“尽快制定《云南省反暴利条例》”的议案,经人大主席团通过列为议案后,省人大常委会较快审议通过了《云南省价格管理条例》并颁布施行。

1997年,为了促进云南省旅游业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使其成为云南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李宗华经过较长时间的调研,在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领衔提出“请省人大、省政府尽快制定《云南省旅游业管理条例》”以及“请省人大在年内对全省旅游业进行一次视察或执法检查”的议案,均被省人大大会主席团通过列为议案。当年,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云南省旅游业管理条例》并组织了对全省旅游业视察,有力地促进了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在省人大七至九届通过的地方性法规中,有6个是李宗华提出议案促进后制定出来的。在省人大进行的执法检查或视察中,几乎每年都有李宗华提出的议案。这些议案和意见建议解决了当时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促使有关部门改进工作。

李宗华省人大的“履职”故事很多,其中有“一条建议‘挽救’一块宝地”。1991年昆明市盘龙区曾计划在离城区只有5公里的东北郊呼马山建设大型垃圾填埋场,消息传出,该地附近的西南林学院、云南化工专科学院、重庆建工学院昆明分校师生强烈反对,但多次反映并递交了30份报告,收效不大。几所院校负责人约请李宗华通过省人大协调解决。李宗华敏锐看出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如处理不当,会直接引起几所院校师生和附近村民的极其不满,严重影响安定团结。于是,立即展开相关调查,并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建议。省人大对此十分重视,专门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进入讨论议程,做出决定请昆明市政府对呼马山建设垃圾填埋场另选地址。人大常委会《信访情况》1991年第3期就刊登了“关于建设呼马山垃圾填埋场座谈会情况”。在省人大督促下,市城建委、信访、水文、环卫部门经过数月的调研、论证和协商,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周密考虑,避免贻害子孙后代,另选了垃圾填埋场新址,三院校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为1999年在昆明举办举世闻名的世博会留下一块纯天然的绿色宝地。

“一条建议价值2个亿”、“据理力争减免自行车使用税”的故事在老百姓中流传甚广。1995年一些群众向李宗华反映昆明市电话月座机费过高,大家意见很大。这一事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李宗华立即进行了详细调查,他通过民革组织同志先后调查了全国省会城市收费情况。结果显示,当时昆明人均收入比全国人均收入低912元,一部电话月座机费为35.52元,电信部门拟再调高至每月40多元,比全国其他城市高很多,显然是不合理。于是,他与其他代表联名给省人大提出了“关于解决昆明市电话座机费过高及服务质量差问题”的意见建议。省人大6位常委先后约见省市物价部门和电信局主要负责人,两部门很快就作出回应,将电话月座机费下调为21元,每户年节省170多元,群众较为满意。同时,电话座机费虽然下调了,安装电话用户却成倍猛增到260万户,电信部门每月仅座机费收入高达5亿元,一条建议使商家和用户皆大欢喜。

1999年下半年,云南省财政较紧,决定恢复已经停征多年的非机动车船使用税,群众中有较大抵触情绪。1999年11月云南省人大常委会12次常委会上,李宗华为代表的22位常委会委员提出“关于请省政府减免我省自行车使用税”的建议,省政府办公厅对此非常重视,组织有关部门专门调查后进行了答复。就在代表们企盼进一步答复时,2000年1月26日《云南日报》、《云南信息报》、云南电视台陆续就此事作了报道,引起的社会效果不太好,提出建议的常委也有一些看法,按地方组织法有关规定,在云南省人大九届三次会议期间,组织了质询性质的询问会。云南省副省长程映萱、省地税局局长冯登坤等到会接受询问。媒体报道“询问会充满认真、负责、坦诚的氛围,有话就说,直话直说,听到就讲”;“代表们不负人民的重托,反映着人民的心声”;“诚恳坦诚,有问必答。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及各部门代言人回答严肃、认真,表示感谢代表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监督”。然而,两个月后的2000年3月29日,政府还是公布了征收自行车每辆10—20元使用税的《公告》。李宗华等常委再次提出要求有关部门尽快减税,人大党组会议也进行了商议,坚持自行车使用税减免。3月30日,政府部门对减税作了调整,在当地电视台晚间新闻中紧急播出《紧急通知》,宣布最高税额减至5—8元。此后,2001年全省停止征收自行车使用税。这次李宗华抗争不合理税赋实录,被《工人日报》2000年6月16日在头版头条刊出,大字标题为“为百姓利益奔走呼号”。2001年1月4日,民革《团结报》也报道了李宗华的事迹。北京市于2004年也跟随着取消了征收该税,而国务院则于2007年发布今后不再征收自行车使用税。

其实,李宗华为老百姓利益奔走呼号的事例还多,不以事小而不为。例如,1997年昆明市出租车起步价为10元,李宗华经过调查比对,提出议案要求根据当地生活水平确定合理价格,最终得到解决降为8元。

已故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任孝宗生前系省参事室参事,单位煤气管铺设没有考虑其遗孀问题,拖延了两年,造成遗属意见很大。李宗华得知后向省人大领导进行反映,促使问题尽快得到圆满解决。许多群众都乐于找李宗华反映并请他协助解决问题。昆明理工大学一位职工的亲属在敬老院非正常死亡,该职工状告敬老院,因不是适格诉讼主体,在两级法院均败诉。家属向李宗华求助后,李宗华向省高院反映并代该职工再次申诉。省高院认真审理后,发回中院重审最终赢得官司,获得合理赔偿。案子公平、合理的解决得到媒体的关注和好评。群众在给李宗华的信中称,你为群众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给人民带来了福祉,有你这样的人民代表是云南人民的幸运。

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李宗华正像千千万万个民革党员一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前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康庄大道上。

( 赵惠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