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民革、民建、致公党共同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
7月6日至8日,民革保山市总支、民建保山市委会、致公党保山市委会赴保山昌宁县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活动由保山市人大副主任、致公党保山市委会主委寸时庆带队,民建保山市委会主委赵燕蓉、民革保山市总支主委林雄艺以及三家党派脱贫攻坚民主监督骨干成员共10人参加。
此次脱贫攻坚民主监督主要围绕昌宁县2018年底脱贫摘帽这一目标,以“两不愁、三保障”、“五个一批”和“六个精准”为主线,着力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能力、易地搬迁三个方面进行调研和监督,采取实地调研和召开座谈会相结合的形式,先后调研了大田坝镇清河村大平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文沧村豪猪养殖场产业扶贫情况、葡萄产业扶贫情况、勐统镇勐统社区农危改情况以及大茶园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并深入大田坝镇清河村以及勐统镇刺竹山村进行入户走访。
调研结束后召开了座谈会,中共昌宁县委副书记陈瑜对昌宁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相关职能部门对调研组成员提出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和汇报,同时,调研组抽查了易地扶贫搬迁户户档。
结合调研情况,寸时庆指出,昌宁县认真贯彻中共保山市委有关脱贫攻坚工作要求,采取多种有效方式,积极带动干部群众开展相关工作,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二是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三是CD级危房改造进度慢。针对存在的问题,寸时庆提出五点建议: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加大对群众感恩、自强、自信的宣传力度,改变群众“等靠要”思想。在宣传过程中,着重宣传党委政府扶贫工作的方针政策,使群众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提升群众满意度;二是在农村环境整治上下功夫,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CD级危房改造进度,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痕迹管理工作;四是加大对贫困山区和边远地区的政策倾斜,改善坝区和山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五是加强后续产业的提质增效,发挥传统产业作用,在核桃深加工上下功夫,打造产业品牌,保障群众持续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