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桥米线到大健康课题----民革云南省委与省食药监局就442号提案进行面商
今年“两会”,民革云南省委的《关于“加强我省膳食营养工作”的建议》的集体提案被列为政协云南省十一届五次会议第442号提案,省卫计委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该提案的办理单位。5月5日,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餐饮食品监管处处长皇甫晋玲率队来到民主党派大楼,与民革云南省委秘书长金昊、调研处负责人李星琼以及该提案执笔者、民革党员杨振娥进行面商座谈。为什么会关注膳食营养问题?面商谈了些什么?442号提案办理有何进展?本文为你一一揭晓。
从过桥米线到442号提案
“很多病人身体虚弱,营养不良。另外,有的疾病治疗还对食物有特殊的需求,膳食营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杨振娥退休前是云南省红十字会医院营养科主任,管着医院的营养食堂,特别重视膳食搭配、营养平衡。
杨振娥任上将红会医院食堂搞得风生水起,“当时食堂最有名的是火腿月饼和过桥米线,每到中秋节,市民排长队买月饼。卫生部的领导来昆明,那么多家老字号米线店不去,专门要吃红会医院食堂的过桥米线,图的就是干净卫生。”杨振娥自豪地说,
过桥米线是云南传统风味的名特饮食,传统制作工艺及配料很精致,以别具一格的进食方式,汤鲜、肉嫩、味美享誉海内外。过桥米线的烹饪特色在于,米线、鲜肉、生蛋、新鲜蔬菜等食材,在汤里烫一烫就可以吃了。不过,杨振娥调研发现,如果过桥米线的热汤达不到一定的温度,细菌是严重超标的。在云南说过桥米线“脏”,可谓冒天下之大不韪。当时,昆明市“过桥米线”年产值2亿元,杨振娥的质疑过桥米线不卫生,等于动了相关行业的“蛋糕”,必然遭到反对。
她对云南过桥米线营养卫生状况进行调研分析,倡导建立过桥米线质量控制体系的过程并不顺利,最大的障碍就是缺乏科研资金,好在医院院长支持她,允许她利用营养食堂的现有条件开展科研。她的研究从保证上桌汤温入手,对汤碗进行加热采取5种方法:蒸煮汤碗法、电蒸箱湿蒸法、电烤箱干烤法、微波炉加热法以及用小火锅的原理来改良餐具。
最终,在进行营养卫生学研究后,杨振娥等人制定了过桥米线全程预防控制安全体系和绿色烹饪规范操作原则,并设计了具有营养科学性的系列套餐营养食谱28种。质量控制体系的推出,突破了制约“过桥米线”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保证了食品卫生的安全性,营养搭配的科学性。
退休后,杨振娥对膳食营养和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减,调查研究的视角也从一碗过桥米线扩宽到云南省的膳食营养工作。442号提案建议:实施大健康产业中,医院营养膳食科应在餐桌前尽量减少农残,保证食品安全。各级医院逐步按等级医院评审条例完善医院膳食营养科的软硬件建设,营养专业技术人员要进行培训获得合格证后才能上岗。均衡营养搭配、治疗膳食、食养、食疗和药膳的科学性,完善临床营养学科工作,制定标准化的《云南省医院膳食质量控制体系》,还要利用云南特有的事物资源,调配适合云南人饮食习惯的食谱,制定具有临床营养科学性的《云南省医院营养膳食食谱库》。
食品监管“小马拉大车”
“很多餐厅都挂着‘厨房重地闲人免进’的牌子,而我们开展的‘明厨亮灶’工作,就是要把菜品的切配烹饪、加工和餐具消毒过程置于阳光之下。”皇甫晋玲从“明厨亮灶”说起,介绍省食药监局餐饮食品监管处日常监管工作。她坦言,目前的食品药品监督队伍存在“小马拉大车”的问题,人员编制不足,一名执法队员要对应一万户餐饮机构,知识储备不够,执法能力不强,监管经费也不到位。
就拿442提案涉及的加强餐饮人员的培训问题,皇甫晋玲在工作中发现,城市餐饮服务,入行的门槛较低,绝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餐饮行业。培训会增加运营成本,不少打工者经过培训成为熟手,很可能就跳槽了,很多企业主认为培训费就打了水漂,就不愿意对新员工进行培训。
省市药监局对442号提案的书面答复中明确,食药监局将对医院膳食营养食堂按照《云南省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进行严格许可,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审查,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后方可营业。日常监管中,督促医院膳食营养食堂应配备专职或兼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督促医院膳食营养食堂应当根据经营项目设置相应的经营设备或设施。另外,食药监局将在今年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对医院餐饮食堂所供应的营养膳食加强监管,进一步细化监管职责,落实医院餐饮食堂的主体责任。
协调解决膳食科研困难
这次就442号提案进行面商,不是简单的例行公事,提案者与办理者之间还有深入的对话交流,增进彼此了解,有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442号提案中谈到中医食养、食疗和药膳学对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对此,皇甫晋玲抛出问题请教杨振娥。云南省食药监局近年在“药膳”的监管中碰到难题,云南汽锅鸡的推广遇到障碍,就是鸡汤中添加了三七根等药膳不符合相关规定。另外,有的中药本身就有毒性,如云南民间有炖草乌进行食疗,但每年都有食用草乌中毒的案例,有没有可能像当年推出过桥米线质量控制体系一样,对药膳进行控制,预防中毒事件的发生?
杨振娥回应,因存在个体差异,药膳很难量化。同吃一锅草乌炖鸡,有的人吃很多没事,有的人尝一口就中毒了。在她的食疗菜谱里,没有任何有毒的食材,最好的办法就是严格遵医嘱进行食疗。
调研处负责人李星琼说,民革云南省委今后将继续开展关于大健康课题的调研,希望能够进一步加强与省食药监局的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和拓展合作领域。鼓励民革党员大胆设想,细心求证,扎实调研,发挥专业所长参政议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