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在滇进行综合调研
民革社会服务各领域存在什么问题和困难?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有何经验?对加强民革社会服务机制建设有何意见建议?针对这些调研课题,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边旭光、经济处处长魏国良、社会处副部长牟洪建、综合处副处长徐秋岩一行四人,3月9日至13日在云南昆明、玉溪、红河三地开展社会服务综合调研。民革云南省委副主委李兴华、社会服务处处长杨应龙等人陪同调研。
4天1200多公里的调研行程十分紧凑,调研组先后到了玉溪华宁县、新平县,红河州红河县、屏边县以及昆明福保文化城,每一个考察点对云南民革而言都有特别的意义。玉溪华宁县青龙镇是民革云南省委同心工程示范点,在青龙镇,调研组走访了矣马白村委会云南民革争取扶贫资金建设的“科技文化活动室”及需援建的“留守儿童之家”,山岐小学云南民革爱心水窖、图书、课桌及需援建的足球场,上海民革“博爱图书,十年百馆”项目捐助过的小学等地。玉溪新平县水塘镇是民革玉溪市委的挂钩扶贫点,调研组实地走访了水塘镇旧哈、大口两个省级贫困行政村,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就易地扶贫搬迁、因户施策推进产业落实等问题展开讨论,还参观了哀牢山上的褚橙庄园,当地村民种植冰糖橙走上富裕道路,对脱贫攻坚有示范意义。在红河州红河县,调研组考察了云南中海渔业公司在红河县迤萨镇勐龙村建设的国家级“稻渔共作”良种繁育基地以及撒玛坝万亩梯田。位于红河州屏边县玉屏镇的宋庆龄希望小学,民革云南省委曾多次为这所小学给予帮助,争取筹资,修建住宿综合楼,完善教学硬软件设施。该校校长感慨:“民革的同志来到宋庆龄希望小学,就等于回到了家。”
3月13日,民革中央赴滇社会服务综合调研座谈会在昆明福保文化城举行,民革省委社会服务处处长杨应龙,民革云南省委副主委、民革昆明市委主委朱燕,民革省委副主委李兴华,民革云南省委副巡视员韩芸,秘书长金昊,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部长边旭光等人先后进行发言。
杨应龙汇报了民革云南省委社会服务工作开展情况,重点介绍了民革省委对口文山州开展的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民主监督,助推文山州打赢脱贫攻坚战。
朱燕总结了民革昆明市委社会服务工作,近年来,民革昆明市委积极响应民革云南省委“深处博爱之手,牵手困难群众”的号召,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社会服务工作,不断有新起色、新亮点,比如,石林县鹿阜街道办事处水塘铺村的扶贫工作,将“博爱•牵手”作为昆明民革长期品牌进行打造。朱燕还讲诉了多个昆明民革党员无私服务社会的感人故事。
李兴华表示,民革省委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积极履行职能,开展民主监督工作,社会服务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先要摸清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她提出五方面的建议,第一,从民革中央的角度,多给与地方指导;第二,由民革中央牵头搭建平台,促进省级民革组织间进行横向交流;第三,在交流碰撞的基础上,进行深入调研,达成共识,形成全方位的经验,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经验推广;第四,对典型事例进行专题调研;第五,加强宣传报道。
韩芸认为,民主党派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已经开展了大半年,而相关理论研究没有跟上。民主监督工作长期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民主监督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没有从理论上弄清其性质定位、地位特点、工作重点和方法途径,必须进一步加强民主监督理论研究,为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实际工作进行指导。
金昊说,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是新时期赋予民主党派一项政治任务,民主监督的主题不能跑偏,要发挥民主党派自身优势,积极总结经验,坚持鲜明的问题导向,助推地方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
听了大家的发言,边旭光表示,社会服务工作是参政党履行职能的一项重要工作,民革一直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工作,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贡献力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任务艰巨、涉及面广,需要从上到下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取得实效。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将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各地在实际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强社会服务的理论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做好新形势下民革社会服务工作。
民革云南省委社会服务处、调研处、办公室、宣传处,民革昆明市委,云南台胞法律服务中心相关人员22人参加了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