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信息 省委要闻 云南省政协与民革云南省委联合承办重点协商--把脉云南民族地区精准扶贫

云南省政协与民革云南省委联合承办重点协商--把脉云南民族地区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 2016年06月21日   

  云南省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特别是民族地区,民族与贫困高度重合,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如何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与全国一起同步全面建成小康。5月27日,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与民革云南省委在昆明联合举办“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专题协商会,部分受邀参会的省政协委员、民革党员和专家代表围绕加强精准扶贫资金管理、产业发展、加强社会扶贫工作、扶持民族地区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社会政策兜底等方面发言,提出意见建议。参会政协委员、专家代表还与省民族宗教委、省扶贫办、省发展改革委等近30家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开展了互动交流。

 扎实调研 推广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强调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今年3月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也提出:“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进一步加强政党协商,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准确把握云南省民主地区精准扶贫工作推进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今年,云南省政协主席会议将《关于云南省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情况工作情况的调研》确定为省政协2016年度的重点调研之一。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联合民革云南省委,同时邀请了部分民族、宗教界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组成调研组,由省政协副主席王承才和马开贤带队,先后赴文山、怒江等州市及省直有关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听取意见,深入研究云南省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推进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制定政策措施、全面推动这项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云南省政协副秘书长、民革云南省委副主委李兴华发言)

  在前期扎实调研的基础上,专题协商会的问题提得更有针对性,建议也更有建设性。云南省政协副秘书长、民革云南省委副主委李兴华参加了联合调研,走访了云南省内多地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对未来的精准扶贫,她提出了“抓两头放中间”的思路,所谓“抓两头”就是指抓住第一、第三产业为重点,“放中间”要将工业发展模式和方向交给市场。云南少数民族分布的老少边穷地区大多自然景观秀丽、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康养旅游产业。另外,云南省应在6个试点县(市)的经验总结基础上,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制度建设,尽快在全省范围内,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力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

  李兴华还建议,扶贫先要扶智力,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脱贫致富奔小康保驾护航。与此同时,整合社会扶贫资源,创新社会扶贫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优势和潜能,推动社会扶贫形成规模、溢出效应。

  加强监督 把有限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

  “随着云南省扶贫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扶贫资金总量也在逐年递增,预计2016年将达到31亿元,怎么把扶贫资金用好,用在该用的地方,对实现精准扶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情况专题协商会上,云南省政协民宗委主任欧志明针对如何“管好、用好”民族地区扶贫资金的一番话,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共鸣。

  云南省政协民宗委副主任赵志彬曾任云南省纪委副书记,长期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他的发言内容涉及扶贫资金使用过程中的违纪违法问题。他说,但一些基层干部的纪律和法律观念不强,有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好处,致使精准扶贫效果打折扣,老百姓意见较大。如存在不给好处不拨款,滞留滞拨财政扶贫资金,给了好处乱拨款,没有把有限财政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精准扶贫建设项目没有按规定实行招投标,存在权钱交易隐患等问题。

  “更有甚者,一些基层干部对确定的精准扶贫项目,不调查、不研究,不论证,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对当地人民群众严重不负责任;有的还采取虚开发票,加大脱贫攻坚工程量,报假账、编造虚假合同等手段,套取扶贫资金,有的挤占挪用财政扶贫专项资金,违规发放和使用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贴息贷款、贴息资金,违规提取和使用项目管理费、互助金等。” 赵志彬说,这些问题都是在近期调研中发现的,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严重影响云南省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资金的政治效果,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

  大家纷纷表示,要打好新形势下精准扶贫攻坚战,就务必确保资金使用管理的精准性、安全性及高效性,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让扶贫资金真正成为贫困群众的“保命钱”和脱贫奔小康的“催化剂”。

  平等对话 解决建档立卡不精准再次“回头看”

  “我要代表参加此次会议的省政协委员问省扶贫办一个问题,针对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扶贫资金使用违法违规问题,贫困户识别并不精准,有的富裕者成了扶贫对象,而有的贫困户则没有纳入,相关部门将如何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省政协委员靖玖玮的问题很尖锐。

  省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訚楠接过“问题”说:“您反映的问题,省扶贫办在今年开展的两次‘回头看’中,确实发现有建档立卡不精准的问题,并存在个别村干部感情办事现象。为此,省扶贫办已先后组织了8个督查组进行了专项督查工作,并建立了精准把关贫困人口进入、退出机制。”

  訚楠介绍,绝对精准是无法做到的,云南已经从“不太精准”到现在“大致精准”。省扶贫办还进一步细化精准脱贫措施,切实加大对扶贫资金监管、精准脱贫动态管理等8项工作力度。

  省政协民宗委副主任熊胜祥举了一个真实例子:云南某地的一个村庄只居住着5、6户人家,但花了上千万元修了一条进村的公路,最终却因为该村庄没有产业支撑,依旧面临着脱贫的新难题。

  “这个实例说明了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的重要性。”熊胜祥说,在全省上下如火如荼掀起攻坚克难的大战略时,既要考虑战略,更要考虑战术,要让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真扶贫、真干事。

  云南省政协委员马波向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抛出一个问题——人社厅在推动大学生返乡就业有哪些措施?

  人社厅规划财务处负责人回应,人社厅针对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出台政策,对来自民族贫困地区的大学生给予倾斜,比如对藏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不限专业、不限工作经验等。不过,这个回答马波并不满意,他认为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覆盖面太小,不能真正解决大学生返乡就业的问题,就追问在鼓励创业方面,有没有相关措施。得到肯定答复后,马波点了点头。

  听完大家的激烈讨论,民革云南省委秘书长金昊不禁感叹道:很受启发和教育。“一直以来,我们看到的都是如何重视扶贫工作,很少去关心扶贫资金的使用问题,今天是第一次听到关于精准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很受教育。”金昊建议,各级政府及财政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财政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的监督检查,让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同时,要提高基层干部对扶贫工作的理解力、执行力,确保政策力度、资金使用不打折、不削弱。

  民主决策 形成调研报告为提供决策参考

  协商在决策之前,把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国家和地方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有效转化协商成果,才能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体现专题协商的成效和价值。

  与会人员在针对如何精准使用扶贫资金方面形成了共识:一是要“精准拨付”扶贫资金,“管好用好”扶贫资金;二是要建立健全资金使用公式制度;三是要创新监督管理平台,建立健全云南省民生资金监管平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为精准扶贫装上“安全门”;四是要完善部门管理制度,做到谁拨付、谁负责,谁发放,谁监督;五是严明纪律,坚决惩治贪污受贿和失职亵渎行为。

  事实上,此次专题协商会上,大家还针对精准扶贫中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培育、教育培训、土地闲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讨论最后,民革云南省委参会代表、昆明市民宗委历史文化研究学者杨文伟说:“精准扶贫要算好账,并绘好扶贫地图,把扶贫作战图挂出来,确保打赢云南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战。”

  会上,省政协副主席马开贤说,委员、专家的发言直奔主题,说真话说实话说管用的话,所提的意见建议既有战略思考又有详尽的可操作方案,为党委政府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意见和建议,充分体现了大家关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接下来,省政协民宗委要认真梳理归纳大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将意见和建议吸纳进今年省政协“关于云南省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情况”重点调研报告中,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 普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