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保建主委调研高校民革基层组织建设
(杨保建(前排右五)、李兴华(前排右二)等与参会人员合影)
5月22日,民革云南省直属高校基层组织联谊会在昆明学院召开,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云南省委主委杨保建,民革云南省委副主委李兴华,昆明学院党委书记陈世波,校长何华等出席会议。
来自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学院等11个民革在昆高校支部负责人以及民革昆明学院支部党员共计五十余人齐聚一堂,交流联谊,探讨如何在新时期进一步做好民革高校基层组织工作,发挥出高校人才优势履行好参政党职能。
民革各高校负责人就各自自身建设与参政议政履行职能各自情况做了发言交流。
交流探讨 凝聚共识
“这是民革在昆高校基层组织间的一次联谊,也是民革省委的一次调研,一次就如何搞好基层组织的‘问计’调研”,杨保建说。
座谈会上,大家表示,省直属高校支部人才优势明显,新时期以来,高校支部在参政议政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民革云南大学支部努力将组织活动延伸出去,丰富活动内容;民革云南师范大学支部通过调研工作扩大民革在教师中的影响;民革云南中医学院支部在贫困地区开展义诊活动;民革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支部关心学院发展,积极参与学院招生,配合学院开展维稳工作;民革昆明理工大学支部积极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民革云南农业大学支部通过课题调研带动学校年轻人;民革云南民族大学支部党员不计报酬,发挥个人特长,举办课外活动,提升学生文学欣赏水平;民革昆明学院支部努力将支部建成党员的温馨之家。
在交流的过程中,大家也谈到高校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组织发展困难,老龄化问题突出,个别党员政党意识薄弱,活动开展困难等。
针对存在的问题,与会同志纷纷提出要搭建平台加强高校支部之间的联谊,要加强老龄化与组织发展对策研究,要加强学习沟通渠道开办民革手机报、民革讲坛等合理化的意见。
加强建设 发挥作用
在听取各高校支部工作汇报后,杨保建对各高校支部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指出,支部要用感情凝聚党员,要教育党员融入学校工作,这是高校支部建设的立足点。要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有为才有位,基层组织活力不足,凝聚力缺乏是最大问题。要不断思考,不断创新,明确自身责任,增强使命感,做好基层组织工作。
杨保建说,高校基层组织要善于利用各种平台,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孙中山思想研究”和“团结学术论坛”是民革思想宣传和理论建设的两个特色品牌。尤其是“团结学术论坛”自创设以来,一直受听众欢迎。“团结学术论坛”可以在不同时期设置不同主题,依托民革党员优势,借助外部力量,不断丰富新的内容,拓展新的领域,进高校进社区,通过高校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针对支部老龄化等突出问题,杨保建强调,老龄化的确是支部发展的一个问题,但也存在着有所作为的空间。老同志情系民革,心系民革,对组织怀有深厚的感情,是开展民革党史、民革优良传统教育的鲜活教材,要善于发挥老同志的积极作用。同时我们可以充分运用新媒体,结合老同志具体情况,开发便于老同志及时了解省委动态的新的宣传形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积极作为。”杨保建要求高校基层支部加强学习,在“四个全面”建设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形成自己的影响。他说,当前学习的重点是要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云南只有融入国家发展战略,才能有发展;云南民革只有融入云南的建设发展中,才能有所作为;民革高校支部只有融入所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才能有所建树。
杨保建充分肯定了省直属高校基层组织联谊会的作用,“希望这样的形式能一直开展下去,用好的经验和建议,促进民革省直属各高校基层组织发展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