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信息 省委要闻 心灵和精神在这里洗礼和升华——民革云南省委2015年延安骨干培训班纪实

心灵和精神在这里洗礼和升华——民革云南省委2015年延安骨干培训班纪实

发布时间: 2015年12月03日   

  2015年11月12日——18日,民革云南省委2015年骨干培训班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举办。民革云南省委专职副主委李兴华带队,由部分民革云南省委常委、委员、地方组织专职副主委、省直属基层组织主委、机关处级以上干部组成的37人培训班集中延安,进行了为期五天的中共延安党史教育培训。这是云南民革历史上首次到云南省以外培训学院举办的培训班,也是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成立以来迎来的云南省级民主党派第一个培训班。

  此次培训只有短短五天,但其承载的内涵和意义是非常丰富和深远的:一是意义特殊、首开先河。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第7次集体学习会上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从1935年到1948年的十三年间,延安作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十三年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整风运动、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成为革命圣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孕育出的延安精神,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的延安精神教育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民主党派学习弘扬延安精神有着强烈的教育意义,有利于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有利于增强同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同舟共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性。在中共云南省委统战部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民革云南省委首次组织骨干党员来到延安这个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红色熔炉,学习、感受、体验、思考、净化、提升,可以说是首开先河、意义特殊。二是层次水平高、特色鲜明。本次培训安排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 延安时期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 延安整风与党的作风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 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五个课堂讲授和“白求恩与白求恩精神”、“抗大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延安时期党群关系”、“七大与党的先进性建设”五个现场专题讲授,以及宝塔山、南泥湾、枣园、杨家岭五次参观活动,学唱延安革命歌曲的激情教学。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通过重温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十三年艰苦奋斗的光辉历史,详细阐述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灵魂,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精髓,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本质,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特征的延安精神,特别是联系当今中国现实,着重强调弘扬延安精神的现实意义。既重温历史,更着眼当下,联系实际,放眼未来。授课教师知识渊博、功底深厚,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引人入胜。现场教学形象生动,学员身临其境、群情激昂,仿佛回到了那个热火朝天、斗志昂扬的年代。这些形式极大的提升了学员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习效果。三是学风浓厚、效果突出。延安地处祖国西北腹地,秋冬天寒地冻,来自温暖云南的学员们怀着对圣地延安的向往,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敬仰,以火一般的热情,不畏寒风凛冽,路途颠簸,努力学习、积极参与,体现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如饥似渴的求知欲。学员来着各行各业,有高校教授、政府中层干部、企业家、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医学专家、民革党务干部等,他们大都是第一次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习。入学后,学员们亲身感受到中共中央改进作风后严格的培训学风,见识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一流的培训师资和水平,严谨的校风和严明的学校纪律,感触颇深。培训期间,学员始终严格遵守学校纪律,服从统一管理,体现出了良好的学风和作风,展示了云南民革党员的良好素质。学员普遍反映,此次培训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充实提高,还有思维眼界的深化拓展,更有心灵的震撼洗礼,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对当下中国现状和建设发展有了一种新的理解和认识。五天的培训值得终身铭记。四是氛围融洽、交流深入。参加本次培训班的同志分别来自全省八个州市和不同行业,都是各个单位的业务骨干和负责人。这次培训大家克服本职工作困难,全身心投入高强度的学习中。学习之余相互沟通交流,气氛融洽、其乐融融,增长知识的同时收获友谊。这些民革骨干党员虽然经常参加民革省委组织的活动,但像这样深入交流的机会也不多。这次培训班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延安的日子里,学员们时时被延安精神鼓舞着,鞭策着,感动着。陕北民歌课上,同学们带来了云南红土高原上爽朗的笑声;凤凰山下的白求恩事迹展区,同学们眼眶湿润,久久不愿离去。课余间讨论最多的也是延安精神,即使在车上也不忘传扬着延安的乐观精神。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训也在培训班里得以体现。

  此次培训班是民革云南省委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专题活动,是民革省委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民革云南省委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开拓干部培训教育的一次重要尝试。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是专题进行党性、党史、党纪和党风教育的国家级干部培训院校,选择在这里举办培训,就是要凸显此次培训的党性教育主题,依托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强大的师资以及延安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积累的丰富党史内容,体验中共最高层次党校严谨规范的培训风气,以提升民革云南省委培训教育的层次和水平。通过深入学习中共党史,进一步增强民革党员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精神上实时补钙,这对于统一战线干部、民主党派干部同样重要。通过学习弘扬伟大的延安精神,也增强民革组织解决自身问题的信心和能力,引领带动全省民革党员积极参与到多党合作事业和民革事业中来,推动云南民革自身建设和履行好参政党职能工作更上新台阶。

  培训班坚持真正学、不走过场、不走形式的办班原则。开班仪式上,李兴华副主委在动员讲话中提出了 “尊重、倾听、思考”的学习要求,提出学员们都是来自各行各业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企业家,都是各自专业领域的业务骨干和佼佼者,但我们以民革骨干党员的身份,汇集到延安干部学院,我们就是普通学员,要实现“从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向学员的转变,从工作状态向学习状态的转变,从家庭生活到集体生活的转变”。提出要“放下身段,甘当学生;集中精力,认真学习;结合实践,深入思考”的高标准严要求,并希望学员们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向我们所热爱的组织、所处的时代以及所肩负的责任,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培训结业上,学员们按要求递交了饱含个人情感和理论思考的学习体会,五位学员进行了交流发言。学员李学英在学习体会中写到:“延安精神是一部民族复兴的英雄史诗,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老一代共产党员在延安时期留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干部教育培训的永久教材” 。“当我们来到了延安,感觉到延安的土地不是苍凉的,而是滚烫的,因为这里是革命圣地、红色土地,她充满了先烈们、前辈们的革命热情。”

  学员张彦说,当年,无数爱国志士冒着生命危险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就是被它救国救民于水火的精神所感召。在延安时期得以升华的体现中华民族爱国、救国、报国之志,强调实事求是,英勇顽强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今天仍然是激励我们艰苦奋斗、推动跨越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无论是我们民革组织、还是我们作为民革党员、民革干部,身处于这个时代,或多或少都应该从延安精神中得到启示,在时代大潮中发挥好自己应有的作用。

  学员李星琼说,用心灵去体悟,用脚步去丈量,用行动去践行,重温党的辉煌历程,追寻伟人奋斗足迹,体验精神的力量,这是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理性与感性的融合、内容与形式的融合、激情与自律相融合的产物。通过学习理清了思想认识上的误区,解开了许多迷茫和疑惑,大大拓宽了视野,开阔眼界,正所谓聆听的是智者的声音,感悟的是知识的力量,学到的是创新的理念和工作的能力。

  学员韩芸说,延安整风重视党史学习的现实意义在于,一是研究今天的路线政策,二是加强党内教育,三是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以推进各方面的工作。民革也是如此,如果不知道民革的历史,就无法理解民革的前辈为什么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要与中共合作,为什么今天我们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知史明鉴。

  学员黄咏梅表示,有幸在宝塔山和延河水的瞩目下完成学习培训,今后将以这次学习培训为新的起点、新的动力,弘扬延安精神,搞好本职工作,为云南民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员赵力中说,“延安之行归来,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延安精神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现在才刚开始”。 “我是一个大学的教授,给别人讲课和听别人讲课,对我是一个习以为常的话题。通过几天的课堂听讲,认真专注的听了授课老师的几个专题,历史事实清楚,有细节,这样的党史描述让人乐于倾听,心服口服”……

  这次培训时间短,课程设置饱满,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效果好;培训主题鲜明,寓教意义深;学员态度端正,学习激情高;收到成效大,实现预期主题教育目标。

  总之,五天的培训班结束了,但延安精神传递给每位学员的强大正能量,却深深烙在学员们的脑海,久久不会离去。学员们的心灵和精神,在这里得到了洗礼和升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专题活动实现了预期的目标。我们的学教活动在进行中,我们培训新模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和探索中……

  

( 黄咏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