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履行职能 祖统联络 追忆抗战历史 凝聚民族情感——民革云南省委组团赴台参访

追忆抗战历史 凝聚民族情感——民革云南省委组团赴台参访

发布时间: 2015年05月07日   

  “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中华民族曾经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付出了鲜血和生命的代价……在滇西缅北战场,中华各族儿女,在滇西这块土地上,第一次把日本人赶出了自己的国土,也拉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序幕……这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不仅是大陆人民,台湾人民,港澳同胞,以及海外的华人华侨,我们应该团结起来,大力宣传我们为历史、为世界和平作出的杰出贡献。”民革云南省委副主委李兴华在台北“两岸抗战历史文化交流座谈会”的激情发言,引起了与会两岸同胞的共鸣。

李兴华副主委(中)在座谈会上发言

  按照工作部署,4月25日至5月1日,由李兴华副主委带队,民革云南省委组团赴台,在台湾相关团体的大力支持协助下,开展了为期7天的参访调研工作。

  访台期间,参访团以抗战历史文化为载体,以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加深两岸亲情沟通为目的,先后在台北、高雄等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交流、联谊活动。这是继去年赴台采访台湾健在抗战老兵、调研台湾各族人民抗战历史遗迹工作后,民革省委开展的又一次具有特色的对台交流工作。

参访团成员与台湾云南同乡合影留念

  4月25日,民革云南省委参访团一行在桃园与桃园、南投云南同乡会进行餐会交流。“各位老乡,大家好,欢迎你们。”桃园市云南同乡会总干事蔡建峰一口标准的云南临沧方言跟大家问候,各位云南同乡们至今乡音未改,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这天恰逢举办“米干节”,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台湾云南人热爱故乡,他们把“火把节”、“泼水节”、“米干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办到台湾,让第二代、第三代的台湾云南儿女感受故乡的热情豪放。在交流的过程中,双方互动频繁,大家唱起了旋律优美的云南民歌,切身感受到“亲情难隔、血脉相连、血浓于水”的真正涵义。

参访团为云南同乡带来了来自家乡的蜡染画

  4月27日、29日,在高雄、台北分别举办了两场“两岸抗战历史文化交流座谈会”,参访团团长李兴华介绍了民革云南省委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所开展的相关工作,包括筹拍抗战老兵口述历史30集大型纪录片《浩气满乾坤》,两岸抗战历史遗址遗迹调研等,同时介绍了民革省委开展的台胞法律咨询服务工作,这些工作得到了与会台胞的认可。

参访团与参加座谈会台湾同胞合影留念

  “若从1895年算起到1945年那便是50年抗战历史;若说从同治11年算起便是73年抗战历史,这是非常难得的经历,台湾人民为了守住这片国土与民族感情,付出了鲜血和生命。”

  “两岸人民在这段历史做出贡献是我们共同的经历,不论是大陆或是台湾,在这70周年的时期应该去纪念它,也是凝聚血源关系中非常重要的感情。”

  “不论是老兵或其子女都应该在70周年的时候站出来参加纪念日!抗战胜利我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也收复了过去丧失的土地,也才有今日台湾的光复。中国在联合国成立之初是创始会员国与常任理事国,抗战胜利后中国更是世界五强之一。这是中华民族光荣的时刻,没有抗战胜利就没有今天!”

  “中华民族抗战胜利70周年是一个光荣的日子。我们的足迹遍布台北、台中、南投、新竹、苗栗、基隆、新竹、高雄等地,我们现在做的工作就是用“实证”来证明抗战历史,这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

  “我们要通过更加深入、扎实的工作,让广大青年重新找回自己的民族情感,并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座谈会气氛热烈,与会两岸同胞争先发言,大家纷纷表示,铭记历史不是要记住仇恨,而是希望借此唤起国人对国家危亡的记忆和对和平的追求,懂得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拒外辱的重要意义,并表示,两岸统一是大方向、大趋势,不可回避、不能放弃。只有两岸人民团结起来,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李兴华副主委采访台湾新同盟会会长许历农

        此次参访团在去年的基础上,继续对台湾人民抗战遗址遗迹进行补充调研,采集了关于北埔天水堂姜绍祖故居、台北蒋渭水遗迹、高雄旗后炮台、台南億载金城、安平古堡等抗战历史遗迹的大量资料和图片。同时,在行程的最后一天,如约完成了对台湾新同盟会会长许历农的采访。

参访团在调研过程中认真参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时指出,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两岸同胞要加强文化交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传承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建设共同精神家园,实现心灵契合。民革云南省委此次参访,以抗战历史文化交流为桥梁,以爱国主义民族情感为纽带,发挥优势,开辟了对台工作新的途径,为今后加强两岸互访交流、做好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文/徐燕妮 图/杨洋)

       

( 徐燕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