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拼的一年——民革云南省委2014年工作回眸
关键词:领导下基层
出席学习实践活动骨干培训班并作辅导报告、出席“纪念滇西抗战胜利70周年研讨会”、“九合一选举”前专程来昆作台情报告……2014年,民革中央分工联系督导云南工作的郑建邦副主席繁忙的身影多次出现在昆明,云南民革党员干部纷纷感叹,中央领导太支持云南的工作了。
“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在民革中常会上,万鄂湘主席要求民革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2014年,民革云南省委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杨保建主委带队到华宁县青龙镇调研指导“同心工程”;带队到曲靖市开展“建言行”活动;到昆明、楚雄、大理、保山等地调研,拜访党委、统战部领导,为民革地方组织建设发展争取支持。年末,百忙之中还参加了省直属科技一支部、昆工总支的组织生活会,与党员交心谈心。
一年来,民革省委副主委周跃、李瑾、朱燕、李兴华、万立多次到青龙镇指导开展农技下乡、法律下乡、医疗下乡、文艺下乡等活动。副主委李兴华、副巡视员韩芸先后带队到多个州市宣讲理论、调研民革基层组织建设。
关键词:优良传统
民革组织发展的光荣历史,民革老一辈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无私奉献、不懈奋斗的革命经历和爱国情操、崇高风范,是民革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资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民革云南省委以党史和优良传统学习教育为抓手,进一步组织好“继承和发扬民革优良传统”全省巡回宣讲,得到基层党员干部欢迎和好评,大家感到,对民革光荣历史的了解更加系统了,对组织的自豪感更加强烈了。
2014年,民革省委组织了三批党员干部赴河北、天津、上海的民革中央党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与兄弟省市民革组织座谈交流,增强了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党员干部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高涨,大家普遍感到拓宽了视野,开展工作更有动力,团结合作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
关键词:依法治国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把依法治国提到了战略高度,我们民革大有作为,更要有为。”2014年11月13日,杨保建主委到民革昆明市委调研时强调。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以后,民革省委及时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动员民革全省党员干部积极投身法治中国的伟大实践。
杨保建主委指出,依法治国是解决国家治理根本性问题的主战场,民革要牢牢把握作为政治组织的基本职责,多去思考、调动、发挥党员的聪明才智,围绕国家制度性、根本性的问题长期坚持不懈建言献策,形成方向和品牌。
在2014年底召开的省级民主党派、工商联参政议政成果汇报会上,民革省委“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治理群体性事件”的专题汇报,受到省委书记、省长的肯定,专门要求民革进一步做好课题完善和成果转换。
关键词:抗战历史
在迎接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到来之前,民革云南省委持续开展的抗战历史研究宣传工作,在2014年进入了一个小高潮。这一年,中国远征军滇西缅北反攻抗战胜利70周年已先期到来,民革省委联合高校、学术团体共同举办了“纪念滇西抗战胜利70周年研讨会”。
工作厚积薄发、成果呼之欲出。民革省委筹拍的抗战老兵口述历史记录片,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采访了包括台湾在内全国500余位老兵,纪录片制作已进入后期阶段。在此期间,还完成了全省健在老兵的调研普查工作。
以辛亥护国在滇遗迹调研的成果经验为基础,民革省委把开展全省抗战遗迹普查列入了重点课题,并进一步延伸到对台湾岛内的抗战遗迹开展调研。
杨保建主委指出“云南民革要牢牢抓住不同于其他省市的爱国主义历史作文章、下力气,发挥和台湾同胞交流的共同文化基础,形成民革工作的特色品牌。”迎接抗战胜利70周年,云南民革已经准备好了。
关键词:80余次座谈会
2014年,民革云南省委确立了3个重点课题、4个自选课题。课题实地调研涉及90余个县、乡,召开专题座谈会80余次,发送函件80余件,调研密度前所未有,部分课题还根据需要进行了跨省调研。
通过努力,民革省委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提案在国家层面得到了关注。“以法治思维和方式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得到了中共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年报送社情民意信息65篇,民革中央采用7篇,省政协采用7篇,全国政协信息局采用2篇。8件提案获省政协优秀表彰。民革省委被省政协评为2013年度全省政协信息工作先进单位,3名同志被表彰为先进个人。
关键词:第七个州市级组织
2014年10月27日至29日,民革楚雄州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民革楚雄州委正式成立。这标志着继昆明、曲靖、玉溪、红河、昭通、大理之后,云南民革州市级地方组织达到了七个。
“作为参政党‘有为才有位”、“有位必须有为’,有了州级组织的更高平台,自身建设的水平和履行职能的能力必须与之相适应。”杨保建主委出席民革楚雄州代表大会时强调,民革各级组织要搞好政治交接,加强自身建设,打造高素质的参政党;要抓好参政议政工作,体现党派自身价值。
2014年,民革全省组织建设稳步推进。完成了省委领导班子后备干部推荐,部分省直属基层组织相继换届,配齐优化了支委班子,基层组织不断激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同心工程
2011年10月,云南统一战线“同心•示范点建设工程”落户玉溪市华宁县,民革云南省委与华宁县青龙镇结下了对口帮扶之缘。杨保建主委指出,“民革的定点帮扶,要成为深化社会服务工作、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展示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的新平台。”
科技培训进青龙、文化活动进青龙、爱心助学进青龙、医卫服务进青龙、法律援助进青龙……三年多来,民革省委开展的一系列帮扶活动得到青龙百姓的认可。2014年9月11日,云南省统一战线召开“同心工程”阶段总结暨推进会,回顾了“同心工程”开展近三年的情况。
2014年,民革“同心工程”继续推进,为青龙镇协调省级项目资金677.8余万元,助推当地生态建设、基础设施改造、贫困帮扶互助等工作。用行政经费20万元,帮助完善科技文化活动设施建设。
关键词:全国十佳
2014年12月1日,民革中央“伸出博爱之手——民革基层组织牵手困难群众活动”总结表彰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在这次大会上,民革云南省直属法律支部从全国5000多个基层组织中脱颖而出,位列全国“十佳基层组织”,受到表彰。
何丕杰副主席在总结报告中指出,民革各级组织积极响应民革中央号召,以不同形式对生活困难的民革党员和老同志、有关社区困难群众、抗战老兵、黄埔老人等开展关爱帮扶活动。
云南民革党员干部中的法律、文艺、医卫专业人员,积极开展送文艺下基层、送法律进山村、送医送药到青龙等活动,得到干部群众的好评。“博爱牵手”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民革社会服务工作的形式和内容,极大地激发了民革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