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履行职能 祖统联络 山海手牵 兄弟情深——“七彩云南•两岸三地媒体记者佤山行”后记

山海手牵 兄弟情深——“七彩云南•两岸三地媒体记者佤山行”后记

发布时间: 2012年05月25日   

  5月4日,“七彩云南•两岸三地媒体记者佤山行”联合采访活动在昆明

  降下帷幕,来自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团结报及台湾中天电视台、TVBS电视台、中国时报、联合报、旺报、大成报以及香港大公报、文汇报、澳门商报等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两岸三地媒体26位记者依依惜别。“云南省台办策划的‘七彩云南•两岸三地媒体佤山行’联合采访活动,创意新颖,为两岸媒体交流创造崭新亮点模式,更是两岸媒体互动的最佳范例。”采访团团长黄义雄说。回首7天的的采访活动,记者仍回味无尽。

一、走进神秘佤山

  魅力沧源,神秘佤山。夏日的阿佤山,万物葱笼,百花芬芳,到处是歌舞与欢笑的海洋,到处洋溢着诗与画的激情,到处是放飞的梦想。在沧源,记者团观看了震撼人心的开幕式暨大型佤族鼓乐歌舞《司岗里狂想》,观看了展示两岸少数民族兄弟情谊《阿佤山情系阿里山》民族文化联谊演出,参与了“摸你黑”狂欢主题活动。出席台湾苗栗县泰安乡与云南沧源县勐董镇缔结友好乡(镇)签约仪式,“阿佤山”“阿里山”结缘勐董,让记者们见证了台湾原住民同胞与云南沧源佤族同胞常态化交流活动的开启。记者们还采访翁丁原始村落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广允缅寺”,参观了沧源口岸,通过不同侧面对阿佤山丰富多彩的风土人情与文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了解。


图为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节目著名主持人李红(右)在佤山原始村寨翁丁现场采访记者团团长黄义雄(左) 苏辉摄

  “摸你一脸,幸福一年;摸你一身,幸福终身!”“给你祝福!”当来自台湾的刘采妮记者被抹了一身泥时,她也兴致勃勃地将手中的具有美容功效的天然植物“娘布洛”泥向路上的行人身上抹去。来自台湾的记者林坤政则忙个不停地把手中的相机对准佤族美女,直到相机的内存卡爆满。敲响的木鼓,阿佤姑娘甩起来的长发,佤王宴丰盛的菜肴,“摸你黑”嬉戏的人群,《大地飞歌》民族艺术游演的队伍,围着篝火彻夜狂欢的人流,还有翁丁的原始村落,集市上的各种美食,皆让大家兴奋不已,佤族小伙赵志明的情歌更让所有的人深深陶醉。


上图为参加摸你黑狂欢活动的人们 苏辉摄

二、耿马亲见“桥头堡”

  参加完“摸你黑”狂欢节后,联合采访团一行来到耿马县孟定镇采访了国家一类口岸清水河口岸、孟定工业园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芒团造纸工艺,以及四方井傣族新农村建设情况,感受了正在进行中的云南面向西南桥头堡建设。

  来自台湾的记者吴明珊和李政华为了赶镜头,他们于前一天晚上就到了孟定,在国家一类口岸清水河口岸,他们对过往的缅甸居民进行了深入采访,“你为什么要到孟定来做生意?”“你觉得在中国好赚钱吗?”台湾记者岳中兴、刘美云夫妇则在清水河口岸认真体验了一桥跨两国的感受。

  “沧源、耿马独特的区位、民族文化、旅游、生物资源等优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认为两地的发展前途不可限量。”黄义雄说。台湾记者白德华、张台龙对孟定工业园区南华糖业有限公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中华傣家造纸第一村”——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芒团造纸工艺传承人家里,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著名主持人李红操起木棰体验捣浆工艺,没有棰到几下就叫受不了了。

  昨天还在翁丁的原始村落,今天大家到了孟定四方井,参观傣族新农村建设,有了“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感觉,平整的坝子,一望无际的香蕉园、橡胶林,还有茶叶、咖啡和四季瓜果,无一不在展示孟定傣家的富庶,一幢幢的小洋楼更是让大家难以至信。

台湾女记者刘采妮(右)在孟定工业园区采访耿马县委副书记、孟定镇党委书记唐永春(左)      韩芸摄


记者团采访孟定四方井傣族新农村建设 韩芸摄

三、依依不舍同胞情

  “沧源、耿马、昆明虽是短短几天的相处,但是友谊有如兄弟姐妹的情感。”黄义雄团长在回去后发来的邮件中深情地说到。

  在省台办的宴请晚宴上,省台办副主任周越明向大家介绍了云南概况,特别是云南面向西南桥头堡建设情况。在路上,大家互相介绍自己和自己所在媒体的情况,一路欢声笑语。去时还是陌生人,回来却成了好朋友。在告别晚宴上,省台办宣教处处长尹久全唱起了云南彝族敬酒歌“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喝”,来自新华社、中新社、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的几位年轻人唱起了《外婆的澎湖湾》,在场的台胞中的男记者们手挽手唱起了《绿岛小夜曲》。团结报记者韩芸为大家唱起了云南摩梭民歌“花楼恋歌”,晚宴在大家依依不舍的心情中结束。

  大地装不下过多的欢乐,阿佤人才把长发甩向蓝天;只有佤族的木鼓能与天对话,只有在他们天籁般的歌声里,才能体验山水之美,人文之美。

  再见了,朋友,神秘佤山带给你平安和吉祥,带给你幸福和希望!大家还会相聚在云南。

( 韩芸 )